日常-《医女驭憨夫》


    第(1/3)页

    生活就这样继续着,店里的事陆妍也慢慢放手让掌柜去做。自己则把重心转移到地里来。

    秧苗长得又绿又密,戚氏又喜又忧。喜的是秧苗长得比所有人的都好,忧的是太密了,到时候会不会太挤影响收成。

    陆妍哭笑不得,便说这个不用担心。

    仍然从牙行找来短工,吩咐他们把秧苗拔了,再移栽到其他水田去,移栽只要两三根一拢,每拢间距约十厘米左右。

    其中有一个伺弄了庄稼多年的能手实在忍不住开腔,说这样太浪费地了。陆妍说自家收成绝对亩产有十担谷子,会是现在亩产五担的一倍,而且米粒会饱满。

    那位庄稼能手说什么也不信,说如果真是这样,他便当着全村人的面,拜陆妍为师。

    陆妍笑着说,如果真是这样,倒不用拜为师,将这种方法推广即可。

    民以食为天,这个时代的耕种技术太落后,如果自己这种方法推广开去,是造福老百姓的事。

    “真的!如果真是那样,可以告诉别人?”

    另一人开口道,那人可不是傻的,这么好的秧苗,自己伺弄庄稼二十几年,可没见过,自己也对这个小姑娘有了一些期待。

    红薯也用移栽的办法,取长得比较好的红薯滕,隔一段埋一段的方法。

    几个短工看着这些新奇的移种方式,这次不是担心产量的问题,而是担心能否结出红薯了。陆妍笑而不语。

    陆妍就这样在酒楼和家里两地跑着。

    杨拙家的新屋建成了,简单的两进院,前院两间正厢房,后院两间厢房,还有两间耳房,左边耳房是洗澡和洗手间一体的,当然是听了陆妍的建议,右边耳房是厨房。

    离房子十米远处是猪圈牛圈及鸡棚,与房子中间隔着一堵墙,在靠屋后处开了一处口子,设了一道门。自然,少不了陆妍的建议。

    屋门口比以前宽了许多。种上了草坪还有花,少不了鹅卵石,同样有个喝茶的亭子。

    家具除了杨铁屋里已添置外,杨拙屋里还空着。他可不敢乱作主张,得待媳妇有空再选。

    陆妍住的地方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的茅草屋拆掉了,做了三层楼的木房子,第一层第二层四间房,每层一个公用卫生间,大房间内还有一个小卫生间。

    木板全部刨光,刷上一种类似现代透明油漆的东西,是医疗系统里的一种药与桐油调和而成,既有现代透明油漆的作用,却又比之环保。

    一楼大厅分用餐区和饮茶区。餐桌圆形,上面还有小一点的圆形,可以转动。

    茶桌则是树根做成,每一面都刨光但又尽量保留原形态,浑然天成,甚是美观。

    二楼四面用雕花木栏杆环绕一圈,这样,无论哪间房,光线特别好。

    三层比较矮,作为粮仓使用及储放东西使用。

    原来的毛厕改成了洗手间和淋浴一体的现代卫浴间,管子用掏空的竹子及羊皮做成。至于水笼头,则是设计好图纸,让铁铺匠打制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