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突然现身的家书-《真相收集簿》


    第(2/3)页

    倒腾了十多分钟电话号码,又就现在的工作情况做了汇报总结,这才结束了家庭通话时间。我稍微整理了一下信息,赶快给李京回了电话:“报告领导,您昨天交代的事儿已经圆满完成。”

    我都能想象李京在对面给我白眼球:“真没想到有人闭着眼睛也能查案子啊。真是活久见啊!”

    “该找的资料都找齐了,你有什么好嘚瑟的啊?”我承认自己耐心不足。“我老爸已经找到了当年在服装厂工作的其他叔叔阿姨,联系方式弄好了来给你,找谁不找谁的你自己拿主意。”说完直接关断电话,好饿啊,是不是可以中介吃中午饭了。

    在发现家里已经没有任何食材的情况下,我厚着脸皮去找李靖蹭饭。外头还是好冷啊,我裹紧身上的大衣考虑是不是会公约一顿比较暖和。

    到李京家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冻成了冰坨,李京在家里炖了羊肉汤,直到汤流进胃里我才觉出一种暖融融的幸福感。

    “对了,我昨天又去读了一遍金凤霞写给儿子的信,还是没察觉出什么不对。”终于暖和过来的我想起了昨天晚上的疑问。

    “二十年前你知道‘坑爹’的意思么?”李京捧着汤碗问我。

    “肯定不知道啊。”我摇头。“这和信有关系吗?”

    “当然有。”李京笑了一下,“你要是认真读了那封信,你会觉得那封信的语气不像是一个生活在90年代初的人写出来的内容。比如说你现在会把个体商人叫做‘自由职业者’或者‘wework’,但是那个年代大家会称他们为‘个体户’。那你再看看金凤霞写的信,她在给他儿子的信中提到了‘不要对过去有执念,要学会向生活妥协’,而‘执念’这个词更偏向于佛教词语,2000年以后才开始在民间盛行,一个在90年代去世的人会在给儿子写的家书中反复提到‘执念’,除非是虔诚的教徒,一般不会用到‘执念’这个词。还有最后,金凤霞却给儿子写道‘只要他和他太太’好好生活就好了,但是我记得在90年代初,大众对于儿媳妇儿的称呼还仅限于妻子或者小媳妇儿,很少出现太太这样的称呼。现代的话倒是很多人会习惯这样称呼别人的妻子。”

    “所以你觉得那封信不是金凤霞写的?”我听完以后猜测到。

    “通过对事物的描述,不像是出自一个90年代的人之手,倒是像是一个充满愧疚的人写下来的。”李京开始收拾碗筷。

    “会不会是李奶奶啊?”我问李京,信是她托养父母交给金元的。如果说嫌疑的话,李奶奶的嫌疑真的很大,可是李奶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别想了,现在我们只知道这封信可能不是金凤霞写的,但是也不是出自于一个老人之手,昨天我发图片让时灏帮我验笔迹去。如果我们直接去问李奶奶,李奶奶绝对会一口咬定心就是金凤霞给她的。即使我们知道李奶奶有事瞒着我们,但是我们也没有立场去质疑她。所以只能自己去查写信的人。我还查了当年负责联系金元收养人的那对夫妻。这两天,我们要把我们手上所有能够提供线索的人都走访一遍。不过万幸的是,这些人基本上现在都是退休在家,我们不用特意去约时间了。好了,刷完碗咱们俩就出发。”

    第一站是那对负责金元收养事情的夫妻,他们知道我们的来意的时候脸色看起来并不是很好,不过我们劝说了半天以后,还是把我们请进了客厅。

    “对于当年的事情,我们知道的不多。”这家的男主人开口了,“所以可能帮助不到你们什么。而且那么多年了,很多事情早就该看开了。”

    但是对于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来说,很多事情是他永远的伤痛,我忍住没说,只能悻悻的开口:“可是我们还是有一些疑问的,虽然可能会给你们造成困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