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为人知的童年-《真相收集簿》
第(2/3)页
“查到了,20年前的没有,我只能从电脑系统中的档案查找,20年前医院几乎没有电脑存档,最早的是15年前的手术资料,能和你所述情况重合的资料只有一个男孩,资料来自于当地的私人医院。第一次治疗资料显示当时这个男孩只有9岁,颅骨损伤,中度脑震荡,治疗时间是7月末;第二次接受治疗是在第二年的7月中旬,资料显示当时他被送来时这个孩子的小腿处有1到长6厘米的伤口;这样的资料一直持续了7年,每年的治疗时间都是7月中旬到8月初这段时间。不过所有资料就记录到他15岁最后一次接受治疗,入院原因是腿骨骨折,身上有寄到造成的伤痕,送他过来的人是他的舅舅。”
“有没有记录致伤原因啊?”
“主治大夫记录的是殴打所致,监护人写的是由孩童打闹所致。”
“伤患的名字有么?”
“医院登记的名字为乔利。因为是私人诊所,查不到没有医保记录,无法判断孩子的真实身份。我没有再进一步查询的权限啦,剩下的祝你们俩好运喽!bye~”对方挂掉电话了。我举着电话看着李京:“为什么你的朋友都和你一样奇怪?”
“他说什么了?”李京问。
“像你推测的一样,嫌疑人的童年真的很不幸,长期经历家庭暴力,连续7年有住院记录。最开始的记录在16年前,但是嫌疑人只有9岁,是颅骨损伤,最后一次是腿骨骨折,在嫌疑人15岁。受伤时间集中在每年的7月到8月。但是由于是在私人诊所治疗,所以不能确定嫌疑人身份,记录的名字叫乔利,送他治疗的人自称是他的舅舅。”我重复了一遍听来的信息。
李京听完拨了电话:“肖队,我们的嫌疑人,应该在24岁左右。9岁前后经历了家庭变故,由舅舅收养,这也导致他开始遭受家庭暴力。而施暴者为了掩盖自己的暴力,选择在假期爆发自己的情绪,而平常表现的则是一种仁慈的形象。这与在对嫌疑人实施暴力后,送至医院治疗,并在治疗期间表现出对嫌疑人的爱护,所以医院才未怀疑监护人施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嫌疑人成年后伤人,却在伤人后为受害人报警,他在模仿童年时期的遭遇。7年后没有医疗记录可能是因为嫌疑人已经成长到让监护人无法再对其施暴。刺激嫌疑人暴力因素的可能是监护人的死亡,让嫌疑人将报复行为转嫁到其他家庭暴力施暴者身上。所以请您按照这个侧写在第一案发城市查找嫌疑人资料,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个孩子在私人诊所登记的名字叫乔利。”
“找到对比结果了么?”看李静挂电话后我问他。、
“没有,几个受害者家庭不想再透露当时的情况,那边没有实质性基站。现在他们只能按照侧写,在收集到的市登记家政人员名单里作比对。”李京很无奈,“况且如果是家教之类的话,有些是没有登记记录的。”
“可以从网上查啊,现在很多人请家教都会去贴吧或者论坛里发帖啊!”
我觉得李京刚才看我的眼神好像稍微带着一点点赞许呢。
“嘿嘿,我聪明吧?”我觉得自己现在笑得像朵花儿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