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开办银行-《我的三国我当家》
第(2/3)页
虞翻早见怪不怪了,洗耳恭听就是了,果然,从刘墉口里迸出五个字,“咱们开银行。”
“开银行。”虞翻一阵迷糊,问道,“是个什么意思?”
“银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将别人自己的钱存到我这里来的地方。”
“那不是和当铺有些类似了吗?”
“不是的。银行只收银钱,不收物品,而且收入的方式也不同。”
虞翻小心翼翼地道:“是不是帮别人保管钱物,然后收取一些保管费?是这个意思吗?这个收入有多少?”
刘墉微微一笑道:“虞公,不是这样的。别人把钱放到我们这儿,我们是要付一小部分钱给他们的。”
虞翻登时跳了起来,恨恨道:“什么?我们帮他们保管钱物,我们还要付钱给他们,这是什么道理?这样我们不仅赚不到钱,还会赔钱的。”
刘墉笑道:“虞公,帐不是这样算的。你想啊,别人凭什么把钱放到我们这儿,当真是觉得放在衙门里更放心吗?再放心有自己保管放心吗?虞公,要这么理解,别人存钱到我们这儿,就相当于他们在借钱给我们,我们当然得付利息不是?我们有了这笔钱后,便可以投到更需要用钱的人身上,并收取更多一些的利息。这一进一出的差价便是我们的利润。”
虞翻恍然大悟,笑道:“这就有些像放高利贷了,只不过是用别人的钱来放高利贷。”又“咦”了一声,用怀疑的口气问道,“不过,会有人愿意把钱存在我们这儿吗?毕竟他们自己就可以放贷啊,利息要高得多,远远比存在我们这儿要强啊。”
“虞公有这些担忧是正常的。”刘墉点点头,又细细解释道,“不过我们吸收的存款主要来自那些中小地主、富农或者是小商户、小掌柜。这些人没有太多的投资渠道,借给其他人他不放心,放在家里又觉得可惜,与其放在家里发霉,不如存到我们这儿,不仅安全还有些收入。其次,咱们有着高利贷无法相比的优势。咱们的银行是县衙办的,信用度高,风险低,更可靠;而且贷款利息比那些高利贷可低多了,借款人也更容易承受得起。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细节的地方。比如……”
刘墉顿了顿,又道:“比如存款,可以分成活期和定期两种。活期是存款人可以随时支取的,很方便,当然利息也就最低了;定期则是必须到时间才能支取的,利息相应就高一些。我们还可以分得更细一点,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等,存的时候越长,利息便越高,如果存款人要提前支取,那么利息就按前一档次支付,会损失不少的钱。这样下来,留在我们手中的存款便相对固定,数额也会多得多。”虞翻凝神听着,不时点头。
“再说贷款。咱们要规定贷款的手续,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贷。要考虑借款人的信用、还款能力等等因素。一般来说,贷款要有抵押,房契、田契、古董、珠宝等等都可以。如果这些都没有,借款修成的房屋、厂房,购置的设备、原材料,甚至用技术、配方做抵押或者找第三方做担保都可以。贷款期限也可分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等几档,贷的时间越长,相应支付的利息就越多。不过对于收入不高的人来说,这也有些好处,他每月还款的压力便会小得多。同样,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比如说借款人借的是十年期,突然有钱了想提前还款怎么办?所以,我们要做这样的规定,借款人最初偿还的是利息,最后才是本金,这样可以避免我们的损失。另外,县衙要发布一个文告,对高于银行利息三倍以上的高利贷或民间借款诉讼,县衙不予承认,不予受理,不予保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