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青云志-《山村小神农》
第(2/3)页
任教一年,出色的工作表现立即让上级领导看在眼里,被重用的他一下子就从一个普通的老师荣升为副校长,第二年,副校长变成了正校长。
赵青云在县城第一小学做校长整整做了五年。五年间,河西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第一小学也完全由当初的普通小学,变成了春城人民大学唯一一所指定的附属小学。所有河西县城第一小学的毕业生,全都无条件进入春城人民大学初中部。
其实这么说有些武断,所谓的无条件进入,那是一种谬赞,事实上第一小学靠的是实力,每一年的升学率都是在同类学校中出类拔萃无人能及的。
然后,赵青云被调到县政府,做了副县长。
又一年,副县长变成了正县长。
赵青云做河西县的正县长不过是做了三年,但是也算是机遇,大开发,赵青云清廉为官的作为,让河西县在同类开发的县城中,一跃成为佼佼者。
就因为这个,赵青云又被提拔了。
被提拔的赵青云,离开了河西,去了春城,在省政府做了副省长。
赵青云离开河西的那一年,追溯过来,刚好就是九年前。那时候的赵青云,对于河西这片土地,他是多么的不舍。
不过,上级的工作需要,不得不让他荣升。
赵青云走马上任之时,河西县的教育口和行政口,数不清的干部都要为他践行。赵青云也简单,没有大张旗鼓的宴请嘉宾,反而在自家做了家常便饭,简陋而拥挤的小客厅,光是让朋友们前来吃饭叙叙旧,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赵青云的清廉和简朴,在当时就是一段佳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为官不清,跟法西斯有什么区别?不如拉出去砍了。
正因为赵青云的清廉,多少心怀鬼胎的干部和领导,想要和他发生点儿利益关系,那是绝对不可能,更不用说拐弯抹角攀亲带故想要办事儿的了。
赵青云就一个原则:走自己能做的事儿,做自己该做的事儿,做一切正当的事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官就是要为民着想,就这么简单。
心怀青云之志的赵青云,人如其名,秉性不改。
到了春城后,在省政府里一呆就是九年。
九年中,任然有不少佳话从省政府传了回来。但是,赵青云在省城可不是一帆风顺的,据说期间也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儿,说是他涉嫌贪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