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风宴-《3D帝国》
第(2/3)页
李响笑道:“父亲不用担心,这绍熙府不是有四大盐业家族吗?我想他们肯定对转运司有极大的不满,正好可以利用。”
李响作为穿越人士,又带着超级3打印机,所以知道大宋的盐商和转运司之间,一直是明争暗斗。还有有一件著名的官家和盐商经营之争的案子。
宋仁宗年间,陕西商人王、李等四家工场承包了荣州的制盐业,在荣州各处打井吸卤水熬制井盐出售,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潼川路转运司眼看着盐业这门生意很赚钱,便在荣州官置锅镬。打井自煎食盐,成立官营盐业工场,跟民营企业家争夺市场。
官方的染指虽然导致王李等四家盐业工场最开始积压食盐,出卖不行。但是民营企业家无疑更熟悉市场,同时更善于开拓经营,再加上官营的工场,无不贪墨,在技术方面更是止步不前,几年下来,几乎将官营的盐场打垮了。
庆历五年至七年,杜升等六户的纳税额分别为十三万贯、十八万贯、二十万贯而荣州官营盐场的年收入只有五万一千贯、三万二千贯、三万五千贯。
后来大宋地方政府为挽救亏损的荣州官营盐场,决定收回四家民营盐场的承包权,把什么盐场的家事纳官。今后更不准备让私人制盐,这行业太挣钱了。
王李等四户不服,联名起诉潼川路转运司,要求潼川路转运司停止侵权行为。
当时的欧阳修奉旨调查这一纠纷,认为潼川路转运司违约在先,还说了,官自制盐出卖,见一时之小利,致经久之难行。因此,他反对将私营盐场收归官营,建议官罢盐场出卖,只令王李等四户,依旧管认每年的承包额,由四大户继续承包荣州的制盐业。转运司只是需要管理这些盐场的许可就行了,后来盐场也是越来越多,但无论如何也超不过王李四家。当然官方也省事了,只管收钱这多好。
父子俩又到城中各处转了转,基本上走遍了这座小城,算是熟悉了一下城里的环境。
到了傍晚时分,那王林也是亲自跑来知府官邸,把李康和李响父子二人接到了绍熙府最好的酒楼,醉宵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