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清明时节-1-《崎路行》
第(2/3)页
那天深夜,卫无忧师徒在娼妓家酒足饭饱,正欲就寝,突然门破,闯进来两个蒙面骑马的强盗,二话不说,掳了那娼妓便走,口中说着什么“抢去做压寨夫人”。那卫无忧是一派之主,怎能容得强盗在眼前肆虐,即刻纵马追来。这一追就追出了十多里地,到了荒郊野外。等卫无忧发现不对劲已经来不及了,糊里糊涂就成了刀下鬼。崔全负伤逃亡,想必是找同道求助去了。丘胤明和龙绍对这等人也不会在意,收拾干净便沿运河一路北上。丘允先前吩咐过,在扬州碰头。
清明方过,二月廿八这天,镇江府南门外运河码头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一行二十来人颇为引人注目,其众大都身着孝服,引着一口上好的阴沉木棺材,缓缓朝城里去。方才弃船登岸时,有眼尖的人看见一老一少两名女眷,绝然大户人家的模样,尤其那年轻女子,身段纤秀,容色娇美,欲再瞧一眼,两女眷却已坐入马车。闲人见是丧事,犹怕晦气沾身,也就避而远之了。
这正是白孟扬一行。杭州至汝南,路途遥远,运送棺木本就不便,再加上司马氏和白蕊卿连日悲伤劳累,双双感染风寒,于是打算慢慢走水路先至武昌,再北行就不远了。此时走在前面的是白孟扬和段云义翁婿二人。原本是带着妻子回门,顺便观摩大会,如今却是一路护送落魄丈人一家回祖茔,段云义一下子难以适从。本以为自己在江湖上也有一席之地,可近年来一而再,再而三地遇见强手,渐渐让他有些心灰意冷了。
他虽不止一次地想过,安心接下舅父的家业,从此衣食无忧,生儿育女地安心生活下去,也不失为一桩美事。可独自一人时,仍难以忘怀仗剑江湖,快意恩仇的那份豪情,即使这份豪迈洒脱只是源于他一厢情愿的幻想。所谓武林豪杰,无非顶着侠义之名拉帮结派,最后还不是为名利二字。而所谓善恶之分,也远非自己当初认为的那么简单。这几日里偶尔和无为谈起丘胤明,才渐渐明白,原来自己与其相比可谓幸运太多,但这份幸运又是那么的令人不甘接受。此刻翁婿二人各有心事,箴口前行。
紧跟在后面的是家人弟子,护在棺木两侧,再后是白志杰替母亲和妹妹赶着马车。而司马辛,无为和东方麟则牵马行在数步之外。司马辛和无为二人分别背着装有《十方精要》的包裹。
将近午时,镇江府城里人来货往,交易兴隆,作为运河入江的咽喉之地,古来便是南北贸易中转枢纽,人烟稠密,食货丰饶。一行人穿城向北,准备先在西津渡附近的闹市寻一处旅店落脚,歇息两日,再觅舟沿江西去。
虽说问剑阁败落,白家却是极富裕的,须臾间,先头派出去的家人已去包下了一间客栈,众人好不容易穿过拥挤的街道,入内更衣之后,聚在大堂里用饭。东方麟找了个借口说想去市集上买样东西,便拉了无为出来。
“哎呀。”东方麟轻舒一口气道:“和他们整天在一处,说实话我还是不大自在。”二人转过街角,朝西津渡口而去。一路向北,道两旁愈发的热闹,店家的幌子栉比参差,形色缤纷。众多江南的大商号在此地设有门堂和仓库,间有牙行,埠头等,门庭若市。正逢饭点,无数脚夫,车夫或聚在小店,或捧着饭碗坐在门口街边大口扒饭。而各式各样的食肆里飘出南北风味混杂的香气更催人肚中饥饿难耐。东方麟手指一间铺子说道:“以前听说过镇江的‘锅盖面’很是有名,那里就有,就吃他家吧。”
说到吃,无为对东方麟的见识五体投地,凡是她有意挑拣的吃食总不会错。面前是热气腾腾的粗陶大碗,酱汤浓鲜,面条筋而不硬,配上那碧油油的青菜,无比香滑爽口。外加一叠肴肉,蘸上本地特产的香醋,更令人胃口大开。本来就饿,二人风卷残云,很快就吃得碗底朝天,这才有心情注意到后厨的师傅做面。只见长得魁梧的师傅单腿坐在手臂粗的毛竹杆上,一跳一跳,那竹竿有节奏地挤压着砧板上的面团。
无为笑了笑,又轻叹一声,回过头来看着东方麟,说道:“最近心里总是不太踏实。原本无心,却还是搅到了这些莫名其妙的江湖事当中来。可能是我闲散惯了吧,一揽上事,就觉得日后好像要不太平似的。”低头呷了口茶,微笑道:“兴许是我庸人自扰。你呢?这些日子居无定所的,家里真的是不能再回去了么?”无为不由自主地想问她将来的打算,可却又问不出口。模模糊糊缭绕不清的心思让他感到紧张。
东方麟缓缓转着手中的茶杯,垂首不语片刻,忽然抬起头,正对上无为那温和如水而又专一无它的目光,不敢同他对视,眨了眨眼,几分僵硬地微微扬起嘴角,自嘲道:“我堂堂副总镖头,说到做到,这家……自是回不去了。”说罢,将茶杯“噗”地扣到桌上,提了口气道:“大不了,将来到西海盟搞份差事做。”
无为见她恢复了常态,心中悬着的念想也随之落下,“呵呵”一笑,笑得有些牵强,不知东方麟看见没有。窗外的阳光洒进店堂,一连几日都是阴丝丝的鬼天气,好不容易老天给露了些光。
“难得天气好,反正下午也没事,不如去别处走走?”东方麟也在探头看着阳光,转脸对无为道:“不远就是金山寺。我小时候去过的,很大的寺院,整个就是一座小岛,风景甚佳。走,我带你去看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