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要当大官-《我是大官人》
第(2/3)页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文风太盛,百家互斗,致使文官乱国,王朝更迭不断。
战国时期多纷争,七国争霸,各大宗门势力混战不断,致使浮尸万里,游魂遍野。鬼族借此以鬼力扰乱人间,一时之间人间恶鬼猖獗,宛如炼狱,这时又出现一位官帝,人称“始皇帝”。
始皇帝推崇武官,调动莫大官运,引来九天烈火,万千烈火从天而降,烧红了半边天,烈火是鬼物阴魂的克星,恶鬼终无所避,尽数被烧死。随后始皇帝横扫寰宇,统一了亨通大陆最富裕的九州之地,建立了大秦帝国。
始皇帝痛恨文官乱国,下令焚书坑儒,烧毁大量的官文,致使文官一度萎靡不振。
传言中始皇帝暴戾,他在位时天下敢怒不敢言,只得忍气吞声,随着始皇帝的失踪,武官暴乱,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迅速的土崩瓦解,被大汉王朝所替代。
汉朝初建,被外族所欺凌,只得以和亲来苟延残喘,直至另一位官帝的出现,才彻底扭转了局面。
“汉武帝”以无上官运,调动大地之力,以狂风和黄沙掩埋异族,灭异族之祸,创下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神话。
汉武帝虽然是武官帝,但他清楚的意识到文武必须协调,否则必然会走之前王朝的毁灭的老路子。思量之下他做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权衡之策,至此文武之争才算稍有和解。
之后的各大王朝纷纷效仿汉武帝,平衡文武,而且文武配合的也默契。
文武平衡鼎盛时期出现在三国时代,蜀汉文诸葛运筹帷幄,杀敌于千里之外,武五虎冲锋陷阵,无人可敌,成为千古佳话。
之后又陆续出现了几位官帝,都创下了各自辉煌的一笔,但却从未有女子修炼成武官帝。
一般来说女子因为先天原因,修武官者很少,但在盛唐贞观年间,竟还真出现了一位女官帝,人称“武则天”。她官运广大,竟可调动银河之水,顷刻之间可覆灭九州,令天下男子汗颜,只得俯首称臣。
官帝为官位之极,历朝历代都有官员之说,但官员的官位一直都混乱不堪,没有明确的定位。
明末时期,满清入关,入主九州大地,他们虽为异族,但已融入了九州之民,大清王朝最大的贡献便是统一了官位,让官位有了明确的划分。
官位被大清王朝分为“九品十八级”,除了官帝以外,从高到低分为一到九品,又有正从之分。
大清王朝深感文武之祸,斟酌再三,遂模糊了文武界限,提出“文武全才”之说,此风一度盛行,为各官员所推崇。
大清王朝立下各大学府,规范了官员的修炼,使得九州之地人人崇尚当官,官风成气。
历朝历代官威的显化方式不同,清朝以“顶戴花翎”为标志,数千年来人们已经潜移默化的认同了此法。
官员在打斗的时候会显化官威,头上有顶戴花翎,身罩护身朝服。其顶珠、花翎和朝服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也是官员的象征标志。
顶珠从一品到九品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九色,象征着官位的品级;花翎分孔雀翎和蓝羽翎,可辨正从,另外花翎之上有类似眼睛的圆圈,称之为“眼”,以三眼为尊;护体朝服可拘妖兽之魂,驱使为助力。
大清王朝初期,有摄政王达“三眼正一品官位”,官威显化之时头顶赤红色顶珠,散发三丈赤红色官晕,官晕之中托有三眼孔雀翎,驱麒麟异兽,震慑天下,这才稳住了大清江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