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名将屈突通-《隋唐大主宰》
第(2/3)页
大业十年(614年),延安人刘迦论据雕阴(郡治上县,今陕西绥德)起兵反隋,自称皇王,建元大世,其众号称十万,与稽胡刘鹞子义军呼应。
这大概是大隋王朝经历的第一次公开的有人称王的反叛了,所以杨广特别重视。他任命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发关中兵进讨。
屈突通也不含糊,率军进至延安附近便按兵不动,敌军以为隋军胆怯。屈突通在延安停留多日后突然宣布要撤兵,来放松敌人的警惕。同时,他又暗中率兵前往上郡(今陕西富县)埋伏。
刘迦论不明敌情,率大部队南进,距屈突通军七十里扎营。屈突通乘其无备,晚上精简精兵偷袭,斩杀了刘迦论和造反军万余人。俘虏了老弱数万口,并于上郡南山筑京观,平叛了此次叛乱。
京观是什么?说出来有些瘆人,就是用敌人的脑袋垒起一座高高的金字塔。历史上最著名的京观就是隋末三次攻打高句丽败退后,高句丽用大隋数十万大军的首级在高句丽大城安市城外筑起京观,以示炫耀,这是中华千百年来无法忘记的耻辱!
这次平叛,屈突通非常聪明的选择了埋伏、夜袭等多种手段,并且利用了叛军急功近利的心思,以逸待劳,在最短的时间里彻底消灭了对大兴城威胁最大的一支军队。杨广得报后难得的宴请了所有大臣,并且激动的夸奖屈突通为“大隋朝的霍嫖媱”,可见屈突通的势力。
经此一战,屈突通一跃成为与宇文述、张须陀同等地位的大将军,并且和两人合称为隋末平叛三大将。
此后隋廷政治日益腐败,各地农民不断揭干而起,而隋军则军无斗志,很多将领皆战死。惟有屈突通与农民军作战时非常慎重,所以虽然没有大捷,但是从没战败过。
杨广被困雁门关时,屈突通也带着部下全力北上勤王,可惜因为路途遥远,中间又有秦岭大山阻挡,终究是没有在杨广图为之前赶到雁门。
杨广南下江都宫时,令屈突通率部随代王杨侑镇守长安。
当然齐王杨暕和屈突通的认识就是发生在他平叛杨玄感的时候。那时候杨暕正好也在洛阳,而且当时的齐王是整个洛阳城中为数不多几位主张出城迎战杨玄感的人物之一。
但当时守城大将军樊子盖清楚的判断出了形势,毕竟洛阳城高墙厚,完全没必要出去和杨玄感拼命,只要守住洛阳城几个月,外边的杨玄感军队不战自溃。而且樊子盖也知道洛阳被围杨广一定会不顾一切救援的,到时候就不是洛阳城会不会丢的问题,而是外边的杨玄感会不会跑了。
果然所有的一切都印证了樊子盖的判断,当三路大军围困住还在洛阳城外坚持进攻的杨玄感军后,杨暕再也忍不住了,不顾樊子盖的劝说,直接带着自己的队伍出城去攻打杨玄感的右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