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李大召与《孔乙己》-《重振文娱》


    第(2/3)页

    林晓道没有看过那篇文章,但他并不喜欢树人的作品。上一篇在酒楼上虽然得到几位编辑的力荐,但是在他看来,那有悖于我国对文学拟定的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和平美好的中央指标。

    现在听到潘永强这样一说,他也就觉得树人的作品被退稿其实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反正大小说有的是资源。

    “没事,反正这树人的作品也就一般般而已,下次他再投稿,记得把审稿要求定高些,别让他的文章太叛逆。”林晓道说,“太叛逆的文章与咱们大小说的宗旨不符合,你明白吗?”

    “我明白了。”潘永强回答。看着林晓道离去的背影,潘永强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心里叹道:有这样的主编,大小说必定走不长远。

    陈申秀将脑袋埋下去一些,低声叫唤潘永强:“潘老师!”

    潘永强看着她:“怎么了?”

    “我觉得那篇孔乙己完全没有问题啊。”陈申秀眼睛向四处瞄,生怕有人听到自己的话。

    “我觉得也就那样吧。”潘永强故作轻松的说,“那篇文章的讽刺意义太大,不符合咱们大小说积极向上的征稿要求。”

    这话似乎有些道理,陈申秀也只能点点头赞同。

    李大召正在品读树人先生的稿子孔乙己。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已的确死了。”

    李大召嘴里反复念着这一句话,在心里不断的琢磨。

    大约和的确很矛盾,让他觉得不能理解,也不知道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他又深读几遍,终于确定,孔乙己死了。因为他在店里品行很好,从不拖欠酒钱,一个月之内必定还清,而这一次却过了将近一年都没有补上那十九个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