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无论是夕阳下,快乐嬉戏的儿童,还是一边做饭,一边含笑望着孩子的母亲,亦或是道边一颗弹痕累累,但依旧挺拔茁壮的大树,无不显示出非洲人民另一种不为人知的一面。 没有粮食,草原上的很多野菜野果,在和华夏的千千万万妇女妈妈们一样的非洲妇女的巧手下,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味道。 他们并没有因为贫困,饥饿,战乱就丧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每每到了节日,一个个盛装打扮,围着篝火,跳起别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显得分外的热情而神秘。 第一期援非人员到期回国的时候,为了能待在这里,好享受自由的生活,王志这小子竟然想到了偷偷藏起来好能继续留下来。 结果,被安保部队的军犬追咬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乖乖的登上了回国的班机。 回到国内,这回,无论是王志还是王海怎么说,领导都是硬着性子,就是不同意这个惹是生非的小子再去非洲。 而王海听到侄子在非洲的“光辉事迹”之后,也不再帮他说话了。开玩笑,那可是亲侄子啊!万一正在非洲出了事,他怎么向哥哥嫂子交代啊? 失去了二叔这个大依靠,王志无奈之下,只能遗憾的看着人家第二批援非人员6续登机,看着他们飞上蓝天,奔向那他心中的“自由之地”。 闷闷不乐的回到家里,独自整理着自己在非洲拍摄下的上万张照片,偶尔也会在刚刚兴起的论坛上和网友说一说自己的非洲见闻。 高兴了,还会上传几张照片,让当下对鱼非洲极度缺乏了解的人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非洲。 很快,他拍摄的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非洲的一些相片,就引起了好几家杂志,报纸等媒体的注意。 在他的照片中,非洲不再是那个满目疮痍,遍地战火的非洲,而是一个美丽,神秘,热情的非洲。 一望无际的沙漠里的绿洲,草木繁盛的草原上的野生动物,还有虽然恐惧战争,忍受饥饿,但是依然努力活着的非洲人民。 结果就是,短短几天时间内,王志的大名已经在某个圈子里变得大名鼎鼎。摄影师的大帽子,毫不犹豫的带到头上,也让王志变得更加小人得志了。 “看看,你们总说我是玩物丧志,可你现在看看这个?还有这个,这个!” 王志指着一堆来信和好几个证件,汇款单,趾高气昂的抬头四十五度看天,很是不屑一顾的面对父母夸耀着。 都是一些杂志社,报社的来信,甚至还有一家据说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杂志的主编的来信,说是他的几张照片被选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