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扶贫新政-《重生之新农村》
第(2/3)页
等到一帮人围坐在一张餐桌前的时候,徐大国父子已经由刚开始的拘谨变得自如多了。他们也看出来了,人家这一家人真都是好人。
人家不图自己什么,纯粹就是响应镇里和村里的号召,帮助县里贫困农家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想要做善事的。
心底里除了满满的感动之外,更多的则是一些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通过和刘海军以及那个大刘的技术员的谈话,他清楚地认识到了,用不了多久。也许一年,也许两年,最多三年,自己做梦都没有梦到过的好日子就会到来了。吧 w`w-w=.-
“来。来,都端起杯,能做到一起那就是有缘了,咱们一起喝一杯。”
“干杯!”
“干杯!”
“喝一口!”
喝了一口酒,吃了一口菜,刘海军放下筷子。语重心长地对徐大国交代起这次扶贫工作的前因后果。
原来,老贺三次来到王家庄考察,看到了王家庄不同于其他村子的高展度的同时,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王家庄人对于科学,对于知识的重视以及科学知识对于生产的重要性。
和很多人热衷于让自家孩子早早辍学打工赚钱不一样,王家庄人更重视孩子和自身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在这里让老贺第一次看到了活生生的样板。
与此同时,他也在更深的层次上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越穷的地方,人越早早辍学?这绝对不是一句家里没钱就能打的。
如今国家政策好,加之市里,县里经济展的好,对教育也重视。只要是适龄学生,如果因为贫困面临辍学,只要学校报上去,用不了几天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核实,一旦核实之后,马上就会列入民政扶持对象,只要你有本事,哪怕考上了大学,各级财政也会一直供着你的学费生活费的。
以前老贺还有些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只能归结为农民因为天生见识少,都没正八经读过几年书,太短视了!
可是到了王家庄之后,他才明白,不仅仅是这个原因。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观念的转变!
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士农工商阶层,从近代开始就变得慢慢解体了。从建国后工人到后来的军人,之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和先富起来的商人,从来就没有人羡慕农民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观念,即使是处于深山老林里的山民也受到了影响。金钱为上,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越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的道德观念的阻碍,人都变得更势力更自私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仅仅几个字的改变,就足以说明人们对于金钱威力的深刻认识和迷信。
金钱万能!只要有钱既没有办不成的事!被这种想法充斥的大脑和内心,想要让他们静下心来慢慢积累,等待一鸣惊人。这种人太少了!
和王家庄的一些村民倾心交谈之后,他又找到了村里的几个当家人一番深谈,将自己的现倾囊而出,并讨论应对的方法。
最终这个事情越讨论参与的人范围越扩大。从村里到镇里,再到县里,最后来市里都由市长亲自带队,拎着一帮相关部门的领导过来参与讨论。
讨论了好几天,最终拿出的办法就是大力扶贫。狠抓教育这种空泛的说法,惹得王勇跟老贺抱怨都是一堆当官成精了家伙,嘴里说的天花乱坠,实际工作却是处处推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