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水官解厄日-《妖谋》
第(2/3)页
秦英一脸茫然无辜的表情,从海碗中抬起了头。她含糊不清地唇语道:“我待了这么久,也没有为青羊肆做点什么。这样下去岂不成了白吃白喝?”
袁老道依旧拧着眉,拿担忧的目光瞅着她。
秦英只好放下碗筷,拍着胸脯下口头保证书:“师傅你就放心吧。徒儿我虽然顽劣,却还知道如何踏罡步虚。”
上辈子的她混了几年道观,看过些大型斋醮。对科仪的流程比较熟悉。
踏罡步虚是斋醮仪式中最精彩的一环。
过去作为外行人的秦英并不会看门道,只是把踏罡步虚的动作记了下来。
她这辈子有幸得到了宁封子的指点,还参阅了葛洪的《抱朴子》,总算通达了。
袁老道深知天岚道人一旦起疑,就很难忘怀。如果不尽快打消天岚道人的心思,秦英身上的秘密很可能不保。
所以等秦英扒完两碗米粥,心满意足地咂着嘴巴出了斋堂,袁老道便急切地问她:
“天官解厄日要用什么步法?”
秦英好整以暇地挑了挑眼梢,回答道:“三步九迹星罡和二十八宿罡都可以。”
“你竟学过踏罡步虚?”这回轮到袁老道惊讶地张大了嘴。眼前这个孩子超出了他的想象。
她眯着眼睛嘿嘿两声道:“不仅学过还很熟悉。放心,我不会给师傅丢脸的。”
午时,梅三娘戴着幕篱遮面,小心地隐匿在三清殿外的人群之中。
秦英曾说,青羊肆的三清殿前,有个方圆数丈的空白场地。斋醮典礼会在这里承办。
外边风有些大,她紧紧地捏着幕篱帐子,生怕暴露自己的真容。
无奈左手的手指没有抓稳,风扬起了梅三娘的幕篱一角。
她“啊”了一声,双目盯着忽然清晰的视界。
只见秦英换上了隆重的全新礼服,兀自站在空地中央,周围是手持各色法器的道人。
明明秦英和其他道人相比,身量差了不止一截。梅三娘却能立马看到她。
这不是因为秦英的道袍比较显眼。而是她身上的气质扩散出来,影响到了观者。
“当——”手持木槌的道人敲了方磬,接连不断地叩起来。
在钟磬的清音法响中,天岚道人朗声道:“设立醮坛。”
侍经侍香的几个道人听罢,恭敬地把手里持的香案端到天岚道人面前。
天岚道人把案上的东西放到法坛,跪拜三礼后又道:“招旗立幡。”
两列年青道人擎了丈高的黄巾幡子,从青羊肆的山门外缓缓走了过来。
人群自发地为之让出一条笔直的路。道人们步履整齐进了空地,立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请诰踏罡。”
某妇人听到这几个字,兴高采烈地戳了戳丈夫的胳膊:“别打盹。法事要正式开始了。”
对民众而言,之前的那两步斋醮仪式并不算重头戏,现在才到了好看的环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