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目的-《农家小院的极品生活》
第(2/3)页
杨柳想找个柴禾垛躲起来看书,狗皮膏药跟得紧,心烦的了不得。
老院的南场,有一垛玉术秸,是二~奶奶的烧柴,二~奶奶是五保户,生产队对她的照顾还是不错,分粮食不花钱,一天一斤粮满够她吃的,三天两头在谷舒兰那儿蹭饭,每年能省下一半的粮食可以卖钱花。
现在的玉米还能卖三四毛钱一斤,属于高价粮,因为口粮是定量,想多吃就得花高价,没有富裕的粮食喂猪,也得高价买,散了食堂后,家家就都喂起了猪,这时的猪虽然都仗吃菜,到该肥的时候也得喂粮食。
前几年为了号召养猪造粪,养一头猪还给二分猪自留地,现在没有了,只给一人一分多的自留地,就是菜地,西林庄家家都有园子,没人到地里种菜,都是栽白薯,到处暑的时候就可以刨着吃了,填补粮食的不足。
白薯是受人喜欢的吃食,后世白薯就赶上大米的价格。
这时候大米白面是稀罕物,白薯是长年的吃食,一到大秋,家家都连拾带捡,还有自留地的,生产队分的,都堆的小山似的。
熟白薯干是可以一年四季的吃,比点心也不难,前世的杨柳拾捡的白薯最多,大山也能干,俩人从小就能拾捡。
那时生产队的白薯长得好,丢的遍地都是,能拾捡也不会多挨饿,不能拾捡的最典型的就是五爷爷家和马住子一家。
马住子的父亲好偷,所以紧拍石向华的马屁,为的是不盯着他。
指望偷不如能干,一家人还特别能吃,也不会节省,所以一到春天就挨饿。
石向华家是不大拾捡,可是人家富裕,不惜的去捡那玩意。
石秀萍的干扰,杨柳看不了书,发呆想杨柳前世的事,那个杨柳太能干了,怪不得谷舒兰不撒手。
十九岁的杨柳就被人追求,有军官,有工人,好工作的不少,来提亲的都被谷舒兰和杨天祥截了,借口就是闺女小,我们可不是养活不起,像马住子妈一样早早的把闺女嫁出去多丢人。
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口是心非的算计自己的闺女,原因就是杨柳太能干,太土坯,谁捡着土坯不拿?
一直把杨柳拖到二十七岁,一个媒人当着杨柳不的面跟杨天祥夫妻给杨柳提亲,是个亲戚家的儿子,知根知底的。
媒人知道杨天祥不会答应,就是想让杨柳知道这个事,杨天祥就把媒人骂出去了,反过来骂杨柳:“你要是跟人家搞的乱七八糟了,跟人跑了我也不管,八下没有一撇,你疯什么?”
杨柳真是气坏了,没有这样糟践闺女的,二十七了,她还没有处过对象呢,亲生父亲有这样损女儿的吗?
杨柳二十四岁的时候,东北市里的五婶回家就想带杨柳去东北,杨柳听说过那里很冷,不敢去,杨柳小时因为干活出了一身汗,脱衣服落了汗,还成冬睡冷屋,落下了感冒根儿,到了冬天成冬的鼻子不通气,就怕遇到冷天头。
杨柳气坏,决定上东北了,一赌气走了,杨天祥怎么会给她拿路费。
杨柳带了一兜子白薯,身上只有半兜钢镚就到了市里的火车站,车票很贱,从西林庄到汽车站到市里两毛钱,短道就是一毛钱,太长的路就得坐车,但能走到的就不会花一毛钱。
很多年后一直是这样,一毛钱的汽车也不坐,都是用脚走,省的钱都给家里寄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