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蜉蝣之羽-《医心方》


    第(2/3)页

    曹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与宋齐相邻,周天子的同宗,最后灭于宋国之手。

    要说曹国被灭,原是一件可笑之事。

    当初曹地的末代之君伯阳听信平民公孙彊“称霸”之言,与晋国断交,又侵犯宋国,人宋国虽然号称商的“亡国之余”,但好歹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一怒出兵直接灭了曹国。伯阳和公孙彊俱被宋景公处死,可惜伯阳一世为君,连个像样的谥号都没有,千载之后,还得被人直呼其名。

    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作不死。

    否则以曹国与周天子沾亲带故的关系,摇摆于宋、齐、晋三个大国之间,怎么说也不会死这么快。

    这样一个蕞尔小国,国力单薄,夹在一干强国之间,日子过得担惊受怕,又闻曹地水泽湖泊众多,养得人柔弱清婉,最能作出这等哀婉凄绝的调子来。

    曹地音乐,与卫歌郑声一般,俱是贱妾歌姬所学之乐。

    然较之卫歌郑声的兴盛,《诗经》中所存“曹风”只得四篇,俱是名不见经传者,与这个死生倏忽间的春秋小国一般,时时为人忽略。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翅膀,如同楚楚的衣裳,朝生暮死,归于流水。我心中忧伤,不知哪里又是我的归处?

    一个女子娇婉的声音贴着笛音响起,歌的却是燕乐。

    燕乐,又称房中乐,是雅乐之一,始创于周,为后和妃在宫中所歌,春秋以来,歌词大都从《诗经》的《周南》、《召南》之中挑选,在各诸侯国,则是歌本国国风,歌词虽是相同,调子却比民歌端庄许多。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解忧抿了抿唇,“竟是《蜉蝣》。”

    蜉蝣这种小动物她曾见过,一双乌亮亮圆溜溜的大眼,一对洁白微透的大翅,尾后拖着两道比身子还长的细丝,精致得彷如工艺品,生怕一触碰就毁了它。

    不过文人墨客怜它,却是因它朝生暮死,美丽而短暂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