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医心方》
第(2/3)页
简片一共三堆,每堆都有百十余枚,长短不一,上书字句也有多有少,字迹多变。
“‘天下之道不可不闻也,万物之本不可不察也,阴阳之化不可不知也’……此为何人所书?”解忧拂过竹片,触手温润,竹木的薄片上已经起了一层包浆,莫非已有数代之久?
“不知。”景玄摇头,“然,阴阳之说,滥觞于阴阳家,必晚于孔子。”
解忧同意,年代比孔子要晚,而又有足够的时间去积淀,那么……这一份简牍,是成书于战国之初?
继续捡起一枚简片看去,上面记载的是“朱臾”,存文“理石朱臾可以损劳也”,似指山茱萸可治疗虚劳之疾。
再捡一枚,上面记载的药物称作“蓝”。
门猛地被推开,阳光洒入,然后被幢幢的人影遮去大半。
“参见冢子。”
一个略显老态的声音首先突兀地来了这一下。
“参见冢子。”之后问候的声音此起彼伏。
景玄正立在解忧身旁,与她同看手中简牍,等众人全都说完了,才缓缓转过身,语气似有几分淡漠,“诸医请入内,此为墨医忧,与墨医沉。”
人群里起了不小的波澜,楚墨医者的存在谁都知道,但却从无人能睹其真容,不想今日一见,竟是这般年轻的两人。
尤其是与景玄显得特别亲近的那个少年人,应当才十四五岁年纪罢!
真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虽然想接近,但解忧与景玄站在一处,他们不好贸然上前,医沉则远远立在窗畔,满身离群索然的意味,更是拒人千里。
气氛顿陷尴尬。
方才最先说话的老者慢吞吞进入屋内,犀利的目光直刺解忧,连带着景玄一道鄙视了一把,这少年毛还没长齐,有什么好敬重的,竟然亲口唤他出来迎接人,景玄看人着实没有眼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