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外一个人更是赞同道:“李云龙有血有肉,没有那么矫情。本就是泥腿子出生,打仗不含糊,性格豪爽,真实战场上谁打仗还文质彬彬的说什么同志们什么什么的,一句话:给我TM的拿下来,就算崩了门牙,老子也要咬下他二两肉,这话听着十分的提气!” 那个特意请来的军事专家在众人都笑完之后,才说道:“戈文非常重视细节,他对国共日三方的实力展现的比较客观,禁得起读者反复看。比如通信设备,打县城,邢副团长(就是独立团那个最没存在感的人)说请示一下师长,李云龙说骑马去给师长汇报,一来一回十几天,战机早就没了,就独立团自己来打。而在楚云飞和山本的小队交手时,楚云飞对手下喊:打电话给程连长,就几个鬼子一个重机枪连怎么就开火了,那是鬼子的尖兵。由此可以判断八路军的电话连师与团之间都没完全普及,而国民党军队的部队已经装备到了连一级。这个和当年的实际情况相符。” 军事专家的话,让台上的众人都惊讶起来,一个年轻的学者张口问道:“您是说,《亮剑》里关于军事方面的细节都很真实吗?” “不错,我是没有发现什么漏洞。”军事专家点了点头。 “那岂不是说,戈文写《亮剑》的时候查过非常多的资料?要不,怎么会挑不出毛病来!”那个年轻的学者惊呼道。 军事专家扶了扶眼镜,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戈文绝对对那段历史有过深入的了解。” “哇……” “哦……” “这么厉害!” “戈文好像还不到三十岁了吧?” 军事专家的结论,让台上的嘉宾和台下的观众都赞叹起来。 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大家又谈论起各自对《亮剑》感触最深的地方来—— 一个年轻的学者是这样说的:这部小说没有太多的矫情,政治意义没有多少,实打实的从抗日的角度描写当时军人们的血性与骨气,没有贬低和过份宣扬。这让我想起现在的其他抗日题材小说,都是一水的高大上英雄,太假了,真实的战场我们没法体会,也无从得知当年英雄们是怎样从战火中把国家保住的,但是战争的残酷不应该像《小兵张嘎》那样拿着一把假枪就能展现的。 另一个学者则这样说:日本帝国主义是极其残忍的,他们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强悍的。如果认为只是简单的埋几个地雷打几次伏击就能将日本打败,那是绝对的错误。实际上,日本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机械化程度远高于中国,这些在《亮剑》中都有体现。例如开始的大和魂突击队的突击造成了新一团的重大伤亡,日本对敌后战场的围剿对根据地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赵家裕百余名村名被活活烧死……从小说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战争的危险和残忍。只有奋不顾身的劈死一搏,才能战胜敌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