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杀颖国公傅友德,一代名将就此陨灭。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有大功的定远候王弼。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杀宋国公冯胜,这位开国六公爵的硕果仅存者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刀。 杀吧,杀吧,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的伙伴一个个都被送走了,事情终于可以了解了。 对了,还剩下最后一个——汤和。 汤和是很懂事的,与胡惟庸蓝玉不同,他一向对朱元璋尊重有加,而且他很早就看出朱元璋的强大与可怕,所以他选择了放弃兵权,安享荣华。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完全赶尽杀绝,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袭父爵),武定候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都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但汤和与他们不同,作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的伙伴,他比别人更有影响力,更有威胁。 所以尽管汤和已经不再掌兵,朱元璋还是去看望了汤和,当然,这次探望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汤和的生死。 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他惊奇的发现,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留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懂得这种眼神的意义,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的年青人,为了生存和理想,挺身而出,经历千辛万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们曾经憧憬过未来,也曾互相许愿,以荣华相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来。 而此时,幸存者只剩下了一个站着的人和一个躺着的人。 朱元璋不会忘记,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个九夫长的身后跟随着一个谦恭的千户。 几十年的刀光剑影和斧声烛影,当年的朋友都远去了,有些是为我而死的,有些是我杀的,想来所谓孤家寡人,就是如此吧。 汤和,活下去吧,那激荡岁月里英姿勃发,生死共进的人们,现在只剩下你和我了,陪我走完这段路吧。 我很孤独。 …… …… “是不是每一个帝王都是如此的心狠手辣!”《激动人心的年代》的作者李醒民放下手中的稿子,有些感慨的说道。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自古以来不外如是!”龙绍摇了摇头,然后双眼冒着两颗红心看向戈文,“这本书交给我们三联书店出版吧!” “虽然我不是专门研究明史的,不过这本书所写的确实就是真实的历史史实,我没发现有疏漏或者错误的地方。”《在历史的表象背后》的作者,也是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的金观涛说道。 “戈文,你的这本明史普及读本,写的非常生动,原本历史上那些陌生、模糊的人物在你的书中都变得鲜活起来!最难能可贵的是你写的幽默有趣,可以说让历史变成了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语言学与现代科学》的作者陈明远赞叹道。 “没错,当得起你说的‘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的很好看’!”一个北大的青年教师拍手附和道。 “这本书通俗易懂,只要是识字的人都能看懂。我觉得这本书一定能激发起广大读者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兴趣,让读者们在读史的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一个三联书店的编辑说道。 戈文已经把《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一卷朱元璋篇写完了,今天正是请一些学者和老师来帮忙看看,小说是否还有疏漏之处。 众人的一致赞扬,让戈文先前有些浮躁的心情再次沉淀了下来。 在座的,要不就是出版社的编辑,要不就是历史学者,要不就是有过多部著作出版的专家教授,如果他们都挑不出毛病,那说明自己的这本书还真的就可以最终定稿了。 …… …… 网站的推荐已经换榜了,这一次大时代是首页的VIP推荐,还请大家继续支持大时代。 推荐票、月票、点击、收藏以及订阅,请书友们能够在坚持一周。 有能力的书友还请全订支持一下,上架书最关键的数据就是这个。虽然已经发誓要一定完本,可是订阅成绩好的话,还是会带给叛儿更多动力的。(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