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寄居在他人家里,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戈文已经打算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作为京城的落脚地。前世,他虽然在北京打拼了多年,却一直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不得不说是他心中的一大遗憾。现在既然有机会了,自然要趁着热乎劲把这事办了。 所有这些事,都千头万绪,戈文却并没有着急。这不,看完阅兵的第三天,戈文便独自一人在北京城溜达了起来。 80年代的老北京和后世截然不同。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城门楼子还依然健在。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大街上叫卖糖葫芦和老冰棍的小贩中气十足。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大街上马车和公交车并行不悖。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胡同口坐着居委会大妈袖口上都别着红袖标。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公园里,跳个舞被认为是不雅,公园管理员骑着个自行车到处追赶。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大多数家里用的都是煤油炉做饭,石油商店门前排队买没有的群众就是一道时代的景观。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家具店里两百元的大衣柜往往有价无市。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大钟寺仍然是蔬菜批发市场。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全聚德和庆丰包子铺更加的有味道。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虽然贫穷,人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平和和满足。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虽然不富裕,人们的眼中却充满信心和希冀。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让见惯了后世繁华的戈文,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温情。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让见惯了市侩和铜臭的戈文,再次看到了简单、浪漫和理想。 …… 就在戈文游荡在80年代的北京街头,被朴素但深刻的老北京文化所吸引住的时候,从电线杆上的喇叭上传来的广播声打破了他的痴迷。 “……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调频106.1兆赫,听众朋友们,下午好,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5点整。本期《小说播讲》将会播放国庆献礼特别节目《大国崛起》,希望大家喜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