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一个理由-《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竺胜利不由的伸出拳头放在嘴边大声的咳嗽了一声。然后一众编辑才纷纷回过头来望向自己的总编辑。

    若是平常,被总编看到自己一众人没有工作聚众聊天,大家都会感觉到不好意思,然后一哄而散。可是今天的情况不一样,先前那个让王胜朗诵的老编辑看到竺胜利眼睛一亮。立马大声的对他喊道:“竺编,赶紧过来瞧瞧,戈文送来一部长篇小说!”

    竺胜利一愣,然后不由的走了过来,他一眼就看到了王胜手中的那一叠厚厚的稿件,然后就明白过来自己进屋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先是冲着戈文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然后才转头对王胜说道:“小王,你接着念,我也顺便听听。”

    于是王胜便接着刚才停顿的地方继续往下读起来。

    大概有四五分钟。竺胜利就听出点不一样的地方来了,这是一本军事题材的小说,可是却和现在市场上的军事小说截然不同,很明显戈文写的这部小说绝对是军事经典。

    竺胜利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望着自己周围的编辑,看到他们的脸上都是认真的神情就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而就在这时,他注意到戈文盯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竺胜利的脑中一道念头闪过,就转身避开人群走了出来。果不其然,当他走出房门时。戈文也跟在他身后走了出来。

    “戈文,你今天带着小说底稿做什么呢?”竺胜利微笑的问道。

    “竺编,我想让在《文汇报》上连载我的这部小说。”戈文痛痛快快的将自己的如意算盘说了出来。

    既然他亲自去出版社碰壁,那就让出版社自己主动找上门来吧。这正是戈文的如意算盘。

    先在报纸上连载小说的话。不仅可以勾起读者们的兴趣,让读者们先睹为快,更重要的是这也算是广告方式的一种,当小说出版后,对小说的销售无疑是非常有利的。而《文汇报》作为现在中国的一家大型综合性报纸,发行量高达到了一百七十万份。而且其在文革后发表过很多有影响的作品,比如现在讲到的伤痕文学,《伤痕》这篇小说就是《文汇报》发出来的。

    所以《士兵突击》如果真的可以在《文汇报》上连载的话,无疑可以将戈文的算盘实施的淋漓尽致。

    而且,《文汇报》若是可以连载自己的小说的话,对他们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

    在戈文的记忆中,关于小说连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在其创办的《明报》上连载自己的小说。

    当初金庸在香港创办《明报》,最困难的时候报社几乎要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就是因为金庸将自己的小说《神雕侠侣》在《明报》上连载才真正的挽救了他的报纸,让他的报社不仅没有倒闭,反而发行量大涨,最后成为香港标杆性的报纸。所以香港的科幻作家倪匡曾说过“《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虽然戈文并不觉得自己写的《士兵突击》就一定比金庸的《神雕侠侣》要好,可是戈文知道如果《文汇报》真的连载了自己的小说的话,那一定会让《文汇报》的销量再次增多起来。

    “连载小说?”竺胜利顺着戈文的话重复了几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