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饕餮盛宴-《大时代之1983》
第(3/3)页
《中国太阳》里。为了追求航向宇宙的浪漫而踏上旅途的水娃向全世界这样说道:“飞出太阳系的中国太阳,将会使享乐中的人类重新仰望星空,唤回他们的宇宙远航之梦,重新燃起他们进行恒星际探险的愿望。”
而看到《阅读》杂志上的《中国太阳》,联想到了中国的科幻界几十年来的发展,无数的科幻迷们开始坚信了一点——
有这样的作者,这么优秀的作品,中国的科幻怎么可能消失呢?!
而正在与陈观鱼等评论界小丑大打口水仗的戈文,乘着战斗的间隙,看着手中《阅读》杂志上《中国太阳》的铅字。同样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微笑,自信的喃喃自语道:“我就不相信有这么多像《中国太阳》这样优秀的科幻作品出现,他们还能无耻的把科幻小说归置到科普界去!”
在他面前,二月份刚出来的几本杂志和一些报纸都杂乱的躺在桌子上。
……
……
二月份的《阅读》杂志刊登的是《中国太阳》,《收获》则刊登了戈文的中篇科幻小说《红色中国》。
中国,1967年。
“红色联合”对“四?二八兵团‘总部大楼的攻击已持续了两天,他们的旗帜在大楼周围躁动地飘扬着,仿佛渴望干柴的火种。
“红色联合”的指挥官心急如焚,他并不惧怕大楼的守卫者,那二百多名“四?二八”战士。与诞生于l966年初、经历过大检阅和大串联的“红色联合”相比要稚嫩许多。他怕的是大楼中那十几个大铁炉子,里面塞满了烈性炸药,用电雷管串联起来,他看不到它们。但能感觉到它们磁石般的存在,开关一合,玉石俱焚,而“四?二八”的那些小红卫兵们是有这个精神力量的。
比起已经在风雨中成熟了许多的第一代红卫兵,新生的造反派们像火炭上的狼群,除了疯狂还是疯狂。
大楼顶上出现了一个娇小的身影。那个美丽的女孩子挥动着一面“四?二八”的大旗,她的出现立刻招来了一阵杂乱的枪声,射击的武器五花八门,有陈旧的美式卡宾枪、捷克式机枪和三八大盖,也有崭新的制式步枪和冲锋枪,连同那些梭标和大刀等冷兵器,构成了一部浓缩的近现代史……
“四?二八”的人在前面多次玩过这个游戏,在楼顶上站出来的人,除了挥舞旗帜外,有时还用喇叭筒喊口号或向下撒传单,每次他们都能在弹雨中全身而退,为自己挣到了崇高的荣誉。
这次出来的女孩儿显然也相信自己还有那样的幸运她挥舞着战旗,挥动着自己燃烧的青春,敌人将在这火焰中化为灰烬,理想世界明天就会在她那沸腾的热血中诞生……
她陶醉在这鲜红灿烂的梦幻中,直到被一颗步枪子弹洞穿了胸膛,十五岁少女的胸膛是那么柔嫩,那颗子弹穿过后基本上没有减速,在她身后的空中发出一声啾鸣。年轻的红卫兵同她的旗帜一起从楼顶落下,她那轻盈的身体落得甚至比旗帜还慢,仿佛小鸟眷恋着天空。
其实,比起另外一些人来,她还是幸运的,至少是在为理想献身的壮丽激情中死去。这样的热点遍布整座城市,像无数并行运算的CPU,将“文革大革命一联为一个整体。疯狂如同无形的洪水,将城市淹没其中并渗透到每一个细微的角落和缝隙。
……
这部小说的背景被戈文放到了文革的时期,讲述的是军方的科研工作者们一边接受红卫兵的批斗,一边坚持探寻外星文明的故事。
戈文在这篇小说中冷静的描述了文革对中国社会、对中国科学界造成的巨大损失。
小说里那栩栩如生的文革武斗让无数的读者回忆起过去那段伤心的岁月,而借用外星文明来对文革进行批判也让一众读者们在伤感之余,内心狂呼过瘾。
与普通的读者们不一样的是,这部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对文革的反思以及对历史责任的思考都非常的深刻,文字背后戈文那冷静的态度在让读者们赞叹的同时,也让一众纯文学作家自叹婓如。
这或许是科幻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吧!
一些纯文学作家们不禁泛起这样的感慨。(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