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号角嘹亮-《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科幻界由此一下子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新闻出版署下发文件,要求各出版社严格控制“惊险小说”的出版。

    这几年,很多科幻小说都是以“惊险科幻小说”的名义出版的,而出版社在收到了出版署的这个文件后,出于谨慎的心理,不约而同地将限制范围扩大到所有科幻小说。

    还有一点,国内大多数的科幻小说的出版都是由科技出版社负责出版的,可是因为精神清污运动,有关部门下达了关于专业出版社不得出版文艺书籍的规定,这一下子堵死了科幻小说最主要的出版渠道。

    再加上评论界、科学界、科普界的趁火打劫,电视上和报纸上集中出现了对科幻小说的批判,这一下子使得出版界干脆拒绝所有科幻类读物的出版。不仅包括中国本土作家的作品,还包括了国外的翻译作品。

    全国科幻类读物的出版量从一年近百册骤降至零,众多的科幻期刊、报纸也都纷纷停刊和整顿,在1983年的最后两个月,和科幻有关的小说甚至是反对的评论干脆直接在所有的媒体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一下子科幻界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再然后科幻界又收到了一个更加严重的打击——中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家,被众人视为先驱的郑文光因为压力,全身瘫痪,终止了其创作的生涯!

    没有了发表的原地,还可以依靠满腔的热忱,可是要是写科幻小说甚至会带来压力和重负,那还能坚持下去吗?

    很多科幻作家、科幻作者甚至是科幻迷开始绝望了。

    很快的,中国惟一的专业科幻作家,创作了《小灵通漫游记》的叶永烈应聘于上海作协担任专业作家,不在创作科幻作品,而是打算写传记文学,并已经立了一个项目。

    而其他业余从事科幻创作的作家们也都纷纷打算要离开了科幻创作的阵地,另谋出路。

    然后就在这样的紧张情况下,戈文的《乡村教师》发表在了《阅读》杂志之上。

    那些原本就很不心甘的科幻作家、科幻迷们在赞叹戈文的这篇文章之余,也都开始观望了起来。

    科幻作品又可以公开发表了吗?

    难道事情又有了转机?!

    就在科幻作者们欣喜的发现经过十多天之后,《阅读》依然没有被停刊,依然在文学圈子里向作者们约稿时,《解放日报》上钱学森的批评文章就浇灭了他们心里从新涌起来的期冀。

    中国的科幻要死了!

    很多科幻作者们终于认清了现实。

    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科学界的大佬钱学森表明了自己对科幻的态度之后,科幻还可以起死回生。

    而事情的发展也果然如同他们预想的那样,在钱学森的文章见报之后,接下来的两天,批判科幻文学的评论更加的炙热更加的极端起来。

    可是依然有人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可是偏偏有人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可是偏偏有人就是敢于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

    窝在科普范畴之内的科幻作品必须要经历一场光明正大的突围,哪怕这场突围会引来种种压力,哪怕这场突围会引来种种批判都在所不惜!

    你是要当一辈子懦夫,还是要当英雄,哪怕只有几分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