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折服-《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这个同学的问题道出了在场所有人的疑虑也让戈文愣了一下,然后他就微笑了起来。
在前一个阶段翻译《瓦尔登湖》的时候。戈文曾被这本书的作者梭罗描写的景物所深深的赞服,并同时写了几首反应田园生活的小诗,只是因为注意力一直放在翻译的工作之上,这几首诗当时他也没顾不得理会。没有发表。此刻听到这位同学的疑问,倒是让他想起了其中的一首诗来,这首诗也可以算作是朦胧诗呢。
“朦胧诗可以表达的感情太多了,我们这个时代有着太多让我们关注的东西……至于没有这样的朦胧诗……现在没有并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出现。”
戈文微笑的看着这位提问的同学接着说道,“好吧,既然如此。我就抛砖引玉将我不久之前写的一首诗拿出来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吧。”
说着戈文就回忆了一下自己创作的那首《麦田》,然后抒情的朗诵道:
全世界的兄弟们
要在麦地里拥抱
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
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
回顾往昔
背诵各自的诗歌
要在麦地里拥抱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黎明的麦地梦想众兄弟
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
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
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里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
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
……
还没等戈文的诗朗诵完,那个提问的同学就自己坐回到了座位上,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戈文身边一直苦涩的顾城全都惊讶的看着正在深情的朗诵着的戈文,惊叹万份。
这首《麦田》中有着一股子美好与幸福、孤寂与孤独的美丽。“村庄”“麦地”这些关于农村的诗歌意象是以前的朦胧诗里从来不曾出现过,诗的前半节那种浓浓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更是让人充满了向往,后半节却把诗人孤独忧伤的身影、祝福的影像描绘的伟大而美丽!
当戈文将自己的那首诗朗诵完之后,整个阶梯教室再无一点声响,所以的人都回味着这首美丽的诗歌之中。
“戈文,你是正确的,朦胧诗应该不局限于个人,朦胧诗应该有着这样的大气候大气象!”许久以后,首先清醒过来的顾城真诚的看着坐在身边的戈文真心的赞叹道。
而被顾城的声音所惊醒的学生们也将自己的掌声献了上来,整个阶梯教室回荡着热情而洋溢的欢呼声。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掌声才渐渐的消失,教室里的众人开始热情的讨论起戈文的这首诗来。
不过有一个人却没有——
“戈文,我记得你几个月前在宿舍的那场诗歌座谈会上曾经说过:现在中国诗歌运动的势头,已经不可逆转的开始了?”人群中李洪波突然站起来大声的问道。
而看到有同学提问时。所有的人也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戈文的回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