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集体失声-《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就在段启刚失望不甘的时候,随着《羊城晚报》社论引出的争议,一个可以换回众人目光的想法在他的心理产生,于是他那篇被戈文相当不忿的文章发表了。段启刚收获到了金钱也收获到了名望,此后他更是雄心勃勃的发表了一系列反对《发展的中国需要重视个人生命价值》的文章。

    今天段启刚的心情相当的愉悦,他的手里拿着自己精心炮制的另一篇反对《发展的中国需要重视个人生命价值》的文章走在去《新周报》的路上。这几天的事已经让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真理,有时候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得到更好更大的利益,这个时代其实就是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而已。

    路过街边的阅报栏橱窗时,段启刚停下了脚步,橱窗里最新一期的《人民日报》已经贴上去了,他凑了过去。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还没有订阅《人民日报》的经济实力,不过段启刚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在自己的家里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看到《人民日报》了。

    然后段启刚就看到了《人民日报》上的那两篇文章。上面的那篇文章让他在心中暗暗吃惊,因为这篇文章竟然把自己这些天所写的文章中的所有观点都驳斥的体无完肤,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竟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此精通,所有的论据及论断都是采用了相关书籍的史实,翔实的让人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立场。

    可惜这个名叫戈文的家伙很明显还太嫩,他不知道有些时候并不是你占了道理就能够将所有人都信服你,这个世上从来都不缺乏无理搅三分的人,就比如自己。

    难道真的会因为你一篇文章就停止了这场讨论吗?哼,这简直就是在做梦,我的前途和未来可都在这里!

    想到这里,段启刚冷哼了一声,又将目光对准第二篇文章。然后他的头上开始冒起了冷汗。

    如果说上面戈文的那篇文章仅仅是从理论来证明这场讨论中所有反对《发展的中国需要重视个人生命价值》的文章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角的、是错误的话,那下面这篇文章则站在了个人的角度,以真实的自我剖析和对过去的反思,从侧面证明了上面戈文的那篇文章的正确。与此同时文章中还对此次事件中的某些评论者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从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上都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如果是一般人的话,段启刚一定会对嗤之以鼻,可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竟然是巴金!巴金啊,中国文联的主席,其人格的魅力以及长久以来的高尚品德一直都是所有人都公认了的。在文学界巴金的言论可以说是非常的有影响力,说其是古时候的圣旨是夸张了点,可每次他的言论都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学习。

    巴金竟然站出来支持《羊城晚报》的观点?!

    看着文章里巴金对此次事件中的某些评论者强烈的不满和批评:理论水平如此低下竟然也敢在报纸上胡言论语?这是故意制造争端、迷惑广大人民群众……再联想到自己这些天所发表在报纸上的那些反对文章里**裸的污蔑,段启刚额头上的冷汗不知不觉间竟是流了一脖子。

    如果说在此次论战中,作为正方的《羊城晚报》就是金庸小说中在光明顶上独自一人接受正派武林人士轮番围攻的神奇少年张无忌的话,那《光明日报》无疑是正派武林人士的发起者,是发起舆论反对号角的第一大反面boss。虽然《光明日报》在整个辩论的过程中都是聘请一些知名学者专家来反对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宣扬人道主义、宣扬个人生命价值观,虽然并没有任何一篇代表《光明日报》官方态度的反对文章刊登,虽然光明日报在所有反对文章的末尾都注明了“此观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报无关”等字样,可是既然能大张旗鼓的刊登反对派文章,那这个急先锋的帽子是怎么也栽不掉了。

    可是让人奇怪的是,就在《人民日报》刊登戈文及巴金评论文章的这一日,以往一直都密切关注这场讨论,每天都会有反对派的文章刊登的《光明日报》竟然通篇报纸都没有提及此事,像是前几天他们的喧嚣、他们的反对都不曾存在过一般。如此巧合如此的审时度势,让很多人都大为惊叹。

    《光明日报》能恰好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支持《羊城晚报》社论《发展的中国需要重视个人生命价值》的这一天停止了自己的反对攻势,这自然要归功于他和《人民日报》一样是国家党政机关的机关报,能够及时的从内部了解到一些信息。而那些地方报纸呢?

    就在《人民日报》刊登戈文及巴金的评论文章这一日,不管是支持《羊城晚报》的报纸还是反对《羊城晚报》的报纸,依然坚持着他们的观点。支持个人生命价值观的报纸依然发表评论文章支持个人生命价值观,反对人道主义的报纸依然在他们的报纸上刊登着种种反对的文章。再然后所有的新闻媒体就都看着《人民日报》二版上的两篇文章目瞪口呆。那些一直都对《羊城晚报》的社论持反对意见的新闻媒体此时更是五味相杂,在这一场战争中,他们输了,这样的结果和他们最初的期望可谓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