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章 野心-《文化帝国崛起》


    第(2/3)页

    如果你的下一本书交给我们来运作,在你还没动笔写下一个字的时候,这本书的实体出版业务我们就会给你准备妥当。同步运作的,还有影视改编业务。有些作者依托网站把影视版权卖出去了,但仅仅也就是卖出去而已。很多影视公司会囤着版权却不拍片,囤个几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作品大把。等片子拍出来,原著作者可能都封笔了。”

    常征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内心是认同郑武观点的。地球上很多著名小说的版权早被影视公司买走,却因各种原因迟迟无法出片。不说别的,《邪气凛然》就是这种情况,它的影视版权卖出去六七年了,一直说要拍成电视剧,却一直没拍出来。很多影视公司买版权的时候并没考虑那么多,资金、技术、能否通过审核等要素,管他呢,先囤着再说。

    郑武继续说:“举个例子,你现在把你作品的影视版权卖出去,也许能卖200万。但买你版权的影视公司一直把你的版权囤着,就是不拍,一囤就是十年甚至更久。十几年后,你封笔了,渐渐淡出写作圈。就算十几年后这部根据你小说改编的片子红了,也与你几乎没什么关系了。当然,你的笔名苍天归来会出现在影片开头字幕上--‘本片根据苍天归来同名小说改编’,可那时,又有几个人还记得苍天归来呢?

    你能收获的仅仅只是200万而已,还得除以二。200万现在算是一笔不菲的金额,但十几年后,200万也许并不算是什么大钱了是吧。二十年前,一万块钱都算巨资了,拥有一万块钱的人物,我们尊敬的称他们为‘万元户’,现在一万块钱又算什么呢?

    而你选择了我们则会是另外一种情况,因为我们就是出品单位,或者之一。我们会在拿到你小说大纲的时候,就同步开始运作影视剧剧本的改编、寻找导演演员、筹划拍摄等工作。等你的小说上市销售之后,根据市场情况,在小说最热销的时候,我们便推出根据这本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因为小说、影视剧拍摄与制作都是我们运营的,所以我们可以主动把握时机与节奏。通过小说带动影视,通过影视二次促销小说,这便是书影联动的根本运营机制,最终达成书影双丰收!我们不等十年,我们只要现在!”

    说到这里,一直儒雅平静的郑武也有点儿激动。

    郑武与常征已经交谈了一小时,姑娘们还在唱着小曲儿。而张大文却靠在椅子上睡着了,貌似他对二人的谈话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感兴趣的话也不可能睡着。张大文只是个图书代理经销商,是个批发商,据说他以前批发过皮鞋、手表还倒卖过黄花梨。批发商不用太了解商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他们要做的只是低价拿货、高价出手,能赚到钱就行。

    但常征可睡不着,相反他很清醒,郑武的这番话,已经涉及到文化产业运作的一些精髓所在了。常征若要开文化公司,也会这么干。他现在看郑武的眼神很复杂,英雄所见略同却又带着一些警惕。郑武说他们公司现在正处于上升期,如果按这种路子上升到巅峰,那说不定他们能缔造出一个文化帝国!

    常征把风华网的董事长曹木德看作曹操,曹操根基不深但胆子极大、不走寻常路,他刚出道不久就敢独自去刺杀董卓,是为奸雄。

    而郑武包括他的哥们付老总,则像是袁家兄弟--袁绍和袁术,老袁家四代三公,背景极深。

    这些人现在虽没建立起一个帝国,但他们都是实力极强的诸侯,已成气候。

    常征现在就像一位单枪匹马、个人作战能力极强的新生代将领,已经有诸侯来拉拢他了。常征的帝国梦还处于构想阶段,而这些诸侯们已经开始付诸于行动了。

    压力山大!常征莫名感觉到了一股压力。

    郑武接下来的这番话,让常征明白了他拉拢自己的真正意图,也让常征的压力更大了。

    郑武保持着一点激动情绪说到:“要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只有一条出路,大ip(知识产权)运作、全渠道开花结果。苍天老弟,我们公司现在虽然只做实体书和影视业务,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迈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我们将进军网文界!通过网文,我们进一步涉及游戏、动漫及其他衍生产品的运作,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