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肯佩斯神父-《徒手法师》
第(2/3)页
潘迪思一眼瞥见那男人满脸眼泪鼻涕的样子,不由得一阵厌恶:“你出去赶车。”
“是,是!”男人哆嗦着身子,踉跄地走了出去。
马车又开始走了起来。
海德镇。
布斯帝国的边缘小镇,这里既不靠山,也不近海,镇上的乡民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地里种植庄稼,它是帝国西北部地区中最贫穷的一个小镇。
这里的光明教堂,也同样是最贫苦的。
教堂里的神职人员只有一个:肯佩斯神父。
当然,最初的时候,肯定不止他一个,只是那些神职人员也忍受不了这份贫苦,一批一批先后调离了这里,然后就再也没人愿意在这个鸟儿也不愿停留做窝的地方来了。
肯佩斯神父来的时候,教堂内的神职人员就再都没有变动过。
当年地区教会同资格的神职人员,最差的也升值成为了其他大教堂的执事,但他却一直默默地在这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照料着一群神的子民。
初来时,他每周聚集着不多的居民,在破败的教堂里进行着简朴的祈祷,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个小镇上的居民大多都不识字,有些孩子十多岁了也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知识和信仰同样重要,信仰是精神的慰藉,而知识却是改变人生的工具。”老神父想道。
于是他出了镇,人们都猜测这位新来的神父,一定同样是受不了苦逃走了时,他牵着自己的那匹矮脚骡子又回到了镇上。
骡兜里装满了笔、墨水、小本子,还有一些书,神父对好奇的乡民们道:“让孩子们每天下午都来教堂,我给他们上课。”这当然是完全免费的,他也拒绝收钱,甚至拒绝那些心怀感激的人邀请的每一次晚餐。
“我多吃一口,孩子就少了一口的营养。”
二十年来,有不少的孩子长大,在肯佩斯的鼓励下走出了小镇,有些发了财,将家人接到城市里,却没有对老神父表达任何感激之情,他也不以为意。
这里的人们是贫穷的,可是他们的精神却是富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