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莫有通存通兑-《钟爱之国》


    第(2/3)页

    很快在镇上唯一的那家招待所找到了王胖子,叶芦伟也不矫情,直接说走的时候现金带少了,请王胖子支付一千块钱现金,做为下批货的预付款。

    王胖子惊讶了不到三秒,直接开包拿出了一砣钱,从中数出一半递给叶芦伟。

    这下轮到叶芦伟惊讶了,这货跟他认识不到两个小时,哪里来的自信敢随手送出五千块?

    “叶老弟,王某痴长几岁,叫你老弟不介意吧?”王胖子一付推心至腹的神态,见叶芦伟不接钱,只好把钱放在茶几上。

    王胖子住这个房间,肯定是清溪镇上最好的了,两张床中间有个小床头柜,床另外一边还各有一张木椅子,最贵的是还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

    叶芦伟收起惊讶的表情,示意完全不介意人家叫他老弟,做出一副等王胖子解释的样子。

    “我来蜀川收蚕茧两年半了,你是唯一一个可以按吨位供货的。说了你不要多心,我姐夫就是西南丝绸厂的销售经理,你之前说是厂里的销售,我问了他,他说没你这个名字。”

    王胖子笑了笑,见叶芦伟丝毫没有被拆穿的尴尬,接着说道:“我绝对不是怕你骗我,我是怕你以后不供货给我。像叶老弟这样有能耐弄到整车货的人,老哥哥我是盼星星盼月亮啊。”

    叶芦伟基本相信胖子说的是真的,还有一个意思他没说,之前开价七十元每公斤也不是乱开的,叶芦伟估计现在海边的离岸价格差不多就是七十到八十之间。

    这时节利润丰厚,价格粗糙,没人计较几角几分,谈价都是按块,最后计算总价都是去零取整。王胖子相信以叶老弟这举止谈话,猫不定是哪家少爷趁暑假出来混零花钱的呢,人家连离岸价格都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完全不懂的半大小子。

    叶芦伟托初中女同学家里母亲是丝绸厂技术员的福,前一世两人喝茶时经常唏嘘西南丝绸厂这样大的企业,说垮就垮了,上万人瞬间成了失业人员,顶着一个“下岗工人”的名字在社会上随波流浪。

    两人都有不少亲友在这个厂上班,好多人甚至是一家人都在这个厂里。全家失业的痛苦,远远不是电视里那点经济数据可以表达出来的。

    上一世,叶芦伟同村的一家就是这种情况。全家失业,那点安置费买米都不够,因为是“农转非”了的,又没有了土地。

    儿女年轻不好意思出去要饭,全靠年过半百的爸妈,半下午去街上捡烂菜叶回来生活。满红玉外表坚强,实则内心柔软,见不得人家受苦,瞒着全家帮衬了那家人不少粮食。

    后来叶依衣发现了,还跟老妈大吵了一场。那时候叶依衣大约十七八岁,正是女孩子花钱变得厉害的高中时代,满红玉送出去的粮食,在她眼里足够换好几件“港货”衣服了。

    王胖子两年多来,托着销售经理姐夫的福,在蜀川转悠了个遍,尝尽计划经济余韵的苦尾。

    姐夫主管销售,长年在广周推销丝绸成品。现在这个时间,还没有开始直接出售生丝给日本和韩国,大约要到明后年,各级机构完全消化了南巡的精神,才真正会放开对私营经济的管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