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卖票参观-《时空之门1640》


    第(2/3)页

    防务官按照要求让林文栋等人缴纳了费用之后,随即爽快的放他们进入了巴达维亚。

    因为齐宇给了对方不小的好处,在加上澳洲人向来在港口防务官的心里口碑较好,所以自然的没有多做为难,甚至提出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找他帮忙。

    航行的数据测试都显示正常,林总工,看来我们回去后就可以开拔建造第一艘完全自主研究额风帆战舰了。在客栈入住之后,一名随同出行测试的小伙,一脸尊敬像林文栋汇报着情况。

    顺风挂帆船情况下,最快速度在十五节,蒸汽机动力机组无故障运行192小时32分钟,也就是这次航行所用到的时间,除去在顺风的情况下关闭机组,最后的统计时间总和就是这个数。

    “的确是一次完美的测试,不过转轮似乎磨损的有些大,”林文栋看着对出发前和靠岸后的对比数据进行对比,虽然只是相差几个毫米,但在他看来这绝对是材料上不过关导致的主要因素。

    当然这也不能怪钢铁冶炼厂的同胞们,材料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大伙都不是系统专业人士出身,能做到这样已经算是不错了,要是材料学科这么容易,那后世也就不会进口一些专门的材料。

    所以有些事情想得太过完美是没用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下,还好林文栋也不是一个力求完美主义者,他是一个力求实用主义者,只要实用就行。

    记录船舶的测试报告除了能对船舶自身的运行数据进行掌握,同时也能对相关的材料进行一定磨损程度进行对比,拿着这份报告他也可以给国内相关研究小组提供一份改进的数据。

    现在整个巴达维亚对长江一号好奇的程度绝对要澳洲高不少,因为一艘冒着白烟的风帆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到了跟前,绝对是一件能让可以谈资的事情。

    客栈里这一天里也来了不少人,有英国人,西班牙人,还有葡萄牙人,甚至法国人也来凑热闹,他们都说对船感兴趣,想要参观一下,其实他们的心里林文栋知道,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想要看看实际情况能不能购买,第二种就是想要偷学一下技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