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92章-《欢喜扣》
第(2/3)页
承昭帝在孝这块,还是有口碑的,除了还未登基的时候,比较偏宠侧妃,冷落先皇与太后喜爱的正妃外,其余事情,还是顺着太后多些。
要知道,徐皇后出自勋国公徐家,乃是百年世家,与承昭帝青梅竹马。只是当年先皇与太后选晋王妃时,偏偏选了楚曜的生母——岳氏为晋王妃,也就是后来追封的正元皇后。
论出生,正元皇后只是咸阳候的嫡女出生,与徐家相比,差的不是一个门槛的距离。可是,圣旨已下,徐皇后哪怕出生高过晋王妃,为了嫁过去,也只能是侧室。正因为这样,承昭帝一直觉得亏欠了心上人儿,也就更偏疼她一些。
当年晋王府两妃争宠的事情,也是传遍大街小巷的。而承昭帝在那时候也落下了宠妾灭妻的诟病!
而范太后素来不喜欢徐皇后,不然也不会去选楚曜的母亲做晋王妃了。是以,这对婆媳的矛盾与相看两厌的年头,早在楚曜出生前就已经开始了。也正因为承昭帝孝顺,范太后当年才能挡着徐皇后登上后位,直到立楚曜为太子,太后才松了口,让那徐皇后成了正宫娘娘。
这里头的曲折足够上演一部宫廷大戏的。
不过这些前程往事,沈晗月也只能听到一些边角,至于真正的恩怨曲折,想必楚曜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承昭帝与太子的关系一直都是僵硬的。
看来楚曜与她一样,与父母的缘分好生单薄,想到这,沈晗月升起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自己有一个祖母疼爱,而楚曜何尝不是只有皇祖母真心爱护呢?
是的,若不是范太后这个皇祖母的疼惜,以徐皇后的心性,楚曜别说坐在这储君之位上,能不能长大,还是两说。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比如楚曜的同胞哥哥,也就是承昭帝与正元皇后的大皇子,就是在幼年生了重病,夭折了去,沈晗月觉得这里头,可能是天意,但人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承昭帝与范太后端坐在观台之上,太后居中,承昭帝则在左侧。
因着太子与沈晗月的到来,戏台上原本声情并茂演绎的剧目也告一段落。
而他们这厢缓缓行进万寿阁,哪怕承昭帝不大满意沈晗月,也不得不承认,这对璧人,着实登对得很。要知道,沈晗月是个高挑个子,加上因着今日的场合,又用了心思打扮,与惊为天人的楚曜站一块,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沈晗月举起双手,右手压在左手上,端肃一礼:“沈侍郎之女沈晗月见过皇上,皇上长乐未央,见过太后娘娘,娘娘长乐无极。”
范太后的目光定定地望着沈晗月,眸内含笑,语调缓缓,显得高贵而蕴着威严:“皇上已赐沈姑娘御前免跪,沈姑娘还行此大礼,真是个懂事、守规矩的丫头,快起吧。”
沈晗月一听太后用了守规矩这几个字,就知道太后对她还算满意。虽说她的确被赐了御前免跪,但怎么说也只是个工部左侍郎的家眷,就算以后过了门也是晚辈,这见家长的,哪能真的不跪?所以太后才会受了她的大礼,再将她本应做的事情说成懂事。
而守规矩三个字,则是跟皇上说的,意思是她看着挺好的,不用再让人特意去调.教未来太子妃了。
这宫里的弯弯绕和说话艺术,沈晗月算是在太后说出的第一句话就领教到了,看来自己要学的多了去了。
承昭帝对太后微微颌首,再意味深长地打量了沈晗月一下,而后道:“赐座。”
楚曜领着沈晗月落座,他挨着太后坐在右首位,沈晗月坐在他的旁边。
“听说太子把脚崴了,朕瞧着,走路都不大稳当。”承昭帝话语徐徐,威而不怒,如炬的目光看向沈晗月,令她一下就明白,皇上是在怀疑楚曜的脚伤是她弄的。
唉,当日莲池边落下个不良记录,过后被颜嬷嬷调.教,自己身受重伤,承昭帝作为始作俑者,因着后续事件到现在还没消气。
自古以来,皇帝多疑,霸道,不讲道理的很多,今儿个,沈晗月算是亲眼瞧见了。直接将太子妃换人的是皇上,莲池乖张行径后,没有下旨罢免太子妃的也是皇帝,此时什么事情都赖她头上的,还是这个皇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