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论忠诚-《文科大唐》


    第(3/3)页

    时不凡反问:“皇上,我不认为我这样错了,反而我认为这个天下那么多混乱,那反而是因为太多人不把自己手里面的事情做好,反而去忙活了一些别的破事,这才是天下大乱的缘由。如果每一个人都尽力的把自己手里面的事情做好,一丝不苟的做好了,一切尽职尽责,不为自己谋取私利损公肥私,那这样还有什么天下大乱可言?就是因为太多人不把精力放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是去做了一些不知所谓的事情,这样才是天下大乱的原因。”

    “这”李世民默默无言,因为好像这话有几分道理。

    如果当那些隋朝的官员,都一个个尽忠职守,一丝不苟的做好每一个事情,并且不损公肥私,那天下还会大乱吗?显然,因为太多人损公肥私,太多人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做了远超过自己应该做的范围,这才是天下大乱的原有。

    一个县令整天想着当刺史,却不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那一个县都要崩了。一个刺史不想着管理好地方,每天都想着当尚书,那也是要完蛋。至于一个尚书想着当宰相,宰相想着当那可真的是太可怕了。

    而李世民仔细琢磨,好像还是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尽忠职守,不损公肥私,不有太多的非分之想,那这样天下太平。甚至百姓幸福安康,朝廷也都可以非常稳固。如果真的全天下官吏都能够如此,那不说什么对于皇帝绝对忠诚,那国家也是太平的,君主位置也是安稳的。反而那些整天喊着忠诚,却一点事情不做,吃着空饷却想着更上一层楼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皇上,你明白了吗?只有尽忠职守,才是最大的忠诚。把自己的每一个岗位都做好了,一丝不苟的履行职责,那也都可以做到天下太平。不然每一个人都不把自己的职责当回事,反而去想着做别的事情,这样当然要出问题的。”时不凡说。

    李世民认真想了想,最后说:“好,朕姑且认为你有道理好了!”

    李世民还是嘴硬,显然不肯丢脸,不过他这么说显然也都是接受了时不凡这个建议了。至于接下来,还是有的很多要考虑的。

    “好了,你准备一下,朕准备给你换一个位置。你这段时间做一下总结,把你在万年县的方法方案总结一下,写一些心得。大概夏天时候也就可以交接了,到时候朕可以把你这些方法推广到全国。”李世民说道。

    “是!”时不凡回答。

    时不凡虽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去什么岗位,可是总之不会是降职的。如果自己做出了这些业绩,那连升迁都做不到,那真的是没有天理了。不过时不凡有信心,在这个唐朝,恐怕没有几个自己胜任不了的岗位,除非是那些技术性实在是太强的岗位,不然绝大部分岗位自己都可以胜任。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