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专利税-《文科大唐》
第(2/3)页
这个三万多贯钱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要知道三万多贯钱,在这个时代足以养活几乎一万大军一年的军费了。一万军队一年的日常军费,也就是三万贯钱而已。这个才是十几个县,哪怕京畿地区的县人口比较多,可是硬生生搜刮出了三万贯钱?太疯狂了吧?
“按照你说,五分之一,那也就是说京畿地区为了使用这个团结犁,付出了不下十八万贯钱?他们不造反吗?”李世民惊呼。
不过时不凡却说:“皇上,他们当然出不起,我也不是一次搜刮,我是让他们去我们秦氏钱庄贷款,然后支付了这笔钱。最后分二十年还清,这样也是就压力并不大。不过我们可以从这里面抽取两成的收税,这样也就是三万多贯钱了。”
“至于说百姓是否会造反,这样其实并不是问题。搜刮也是要讲究方式的,过去朝廷搜刮,那是采用了直接无偿拿走的办法,这样他们肯定会痛恨。现在虽然我逼迫他们拿出了这个所谓的技术使用费,可是他们却不会反抗。因为他们其实自己非常清楚,采用了这种技术使用,对于他们来说不但节省了力气,本来十天的活现在一天就可以做完,这样剩下的时间不可以做别的?而粮食产量也都大增,这样他们也都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从长远来看,虽然短时间之内付出了五贯钱,可是分二十年之内还清。而一旦使用了新的团结犁和那些增产的技术,那带来的何止是一个五贯钱,可是一百个一千个五贯钱都换不来的好处。”
“所以刚开始百姓虽然有些不理解,可是在我的逼迫之下,他们还是选择了接受。因为他们其实也都知道,长远来看其实是不亏的。可是如果是朝廷拿走了他们的东西,却没有任何的补偿,那这样肯定是要造反的。”
其实时不凡当时推行了专利,那是采用了一些手段的,甚至采用了半逼迫的压制。因为任何一个推行政策,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百姓心目中根本没有什么专利的说法,他们认为既然别人能用,按自己跟着学不行吗?所以时不凡不得不采用了行政命令的方法,逼迫百姓拿出这笔专利使用费。哪怕是在外国,专利政策推广也不是一瞬间的,也是采用了强制命令作为开端,最后才形成了这个专利意识。
不然想要百姓主动接受,这个确实很难,该逼迫是必须要逼迫,不然根本无法推行政策了。不过那些百姓也都不是笨蛋,他们自然算清楚了,用虽然一次付出了五贯钱,可是分二十年还清,然后还有使用了团结犁的增产和省时省力,这样别说一个五贯钱,一百个一千个五贯钱都换不来。从长远来看,其实他们还是赚了,甚至赚大了,他们也都不好说什么了。
官府无偿的逼迫他们拿出来财富,那百姓自然会造反。可是这个专利是拿走了他们的财富,并且不是一次性让他们拿出来,而是分二十年还清。再加上对于未来的农业增产有着巨大的促进,他们自然愿意拿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其实这个团结犁是对他们有好处的。
这个就好比如果凭空的拿走你五块钱,也许很多人都会生气。可是如果在拿走你五块钱的同时,却让他在不远的将来获得五十块,这个也就是区别了。如果是后者,恐怕很多人都会屁颠屁颠的拿出来,不会有任何犹豫。而前者,谁都会生气,因为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凭空拿走谁都会生气。
“那么多钱,你有这么多钱吗?你们秦氏钱庄,有这么多钱支付吗?”李世民突然皱眉,因为他听到了秦氏钱庄这么多钱,让李世民有了那么几分不安。
不过时不凡赶紧说:“皇上,其实并非是秦氏钱庄有太多钱,而是我采用了一些手段。我虽然进行了所谓贷款,可是事实这个款项并没有发放到百姓手里面,绝大部分都是被我令他们存在秦氏钱庄。是还是说这个不过是一个账面上的变动,真正的钱其实并没有真正动弹。并且我将来还是打算利用这些钱,重新给那些获得所谓技术使用费的人的子女进行教育,甚至他们各种采购大量产品的时候我也会让秦氏钱庄组织人去采购,而当中我们也多吃一些差价。这样我们可以一步步的削减和消耗那些资金,这样事实上只是一些账面上的变动,可是他们的钱在一层层的花费当中却会被我们秦氏钱庄削减,这样我们其实秦氏钱庄并没有真正有那么多钱,只是一些理财的小手段而已。”
“当然,那些获得这个技术使用费的人,也都并不会因此受到太多损失。反正本来这些也都是意外横财,他们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