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使人选-《文科大唐》


    第(2/3)页

    “乔师望目前是北门屯军的郎将,有五品游击将军的散衔,是一直在北门屯军任职。他从小武艺高强,在几年之前接替父职,成为了北门屯军郎将。他武艺高强,并且他父亲曾经是一个斥候,精通各种隐藏身形的能力。所以如果要说穿过突厥去找到那个薛延陀,那这个应该不难大。而且是北门屯军的人,对我大唐非常忠诚,不会做出什么有辱国格的事情。”

    “至于另一位王玄策,能言善辩,从小以能言善辩出名。是太原王家的旁支,博览群书。”

    乔师望对时不凡点了点头,然后没有说话,明显不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不过那个王玄策倒也是看起来和颜悦色,主动对时不凡交流了。

    “时县男,听闻时县男也是一个以能言善辩闻名之人,我对于时县男可真的是久仰了。”王玄策说。

    时不凡倒是真的不知道王玄策居然是太原王家的旁支,不过既然只是旁支,那地位也都不太高,所以他还是和时不凡和言语色的。如果是嫡系核心成员,那看向时不凡的目光绝对是鄙视的,鄙视时不凡的血脉出身。

    不过这个王玄策上来也就是一个马屁,直接称呼时不凡以能言善辩闻名,并且“久仰”了。

    王玄策首先说:“时县男,我一直以当年博望侯张骞作为榜样,希望能够为大唐纵横天下。张骞当年出使西域,为大汉开辟了西域,名垂于史。而我希望能够像是当年裴矩一样,为我大唐解决外敌,瓦解外敌。”

    王玄策开始了他的“人生理想”的宣讲,说他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外交家,成为一个像是当年张骞班超一样的伟大外交家,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并且时不凡也都听出来了,这个王玄策确实很能“侃”,是一个健谈并且还是非常有口才的人。他口才确实不错,明显比起很多人都要好,这点时不凡倒也是认同的。

    甚至当年史书里面都有他所谓一人灭一国的说法,这样更是表现了他口才非常优秀,能借到士兵来灭了印度。

    不过另一个乔师望,却只是一脸希冀的看着时不凡,显然是希望时不凡能够支持他一句。不过乔师望明显不太擅长口才,他没有王玄策那么能言善辩,能跟时不凡谈得很好。那个乔师望看到了和王玄策和时不凡谈得很好,虽然眼神里面比较着急,可是却也都无法插嘴,让乔师望非常郁闷。

    “时不凡,这两人各有各的优点。你也看到了,乔师望武艺高强,穿过突厥境内很容易,可是却不太健谈,口才不行,难以进行舌辩。这位王玄策,博览群书,口才了得,面对那些薛延陀人舌辩也都不难。甚至他还会突厥语,和时不凡你一样,会多门语言。可是王玄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人,几乎不可能独自穿越整个突厥境内。这两人都会突厥语,各有各的优点,让朕非常为难啊!”

    “朕也想过让王玄策去,然后乔师望保护,以王玄策为主,乔师望为辅。可是如果两个汉人在突厥境内行动,那很容易被发现,这样也不利。所以朕打算只是派一个人去,可是他们各有各的优点,朕非常为难啊!”

    “时县男,你给朕看看,谁更合适!”

    两人都是用希冀的目光看向了时不凡,因为他们知道时不凡的话可以决定他们的命运了。时不凡如果赞同谁,那恐怕这个事情也都可以确定了。他们都希望获得这个机会,完全看时不凡一句话了。

    时不凡主动问:“乔师望,如果你见到了薛延陀首领夷男,你打算和他说什么?”

    乔师望回答:“皇上让我怎么说,我也就怎么说?皇上把要对薛延陀首领夷男说的话,我全部背下来,这样转告夷男就行了。”

    李世民捂脸,这个都是什么活宝,居然还要自己一口一个转达,难道他连在外面都不知道怎么说吗?难道就不后悔自己发挥一下,就这么教条的直接把李世民说的话转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