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立场不坚定-《文科大唐》


    第(2/3)页

    “韦贵妃,我”杜敬同无法解释,因为确实如时不凡所言,如果没有了县主这层身份,那杜敬同确实看不上定襄县主了。

    可是韦贵妃就在眼前,人家随时可以收拾自己,杜敬同只能够违心说:“韦贵妃,我没有看不起定襄县主。定襄县主漂亮华贵,并且颇有男儿之风,这样实乃一等一的女中豪杰,我怎么可能看不起她呢?”

    “哎呀,杜兄,你这个立场不坚定啊!你怎么那么容易受到影响?你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不能够如此轻易改变立场啊!如果你直接坦言自己看不起县主,那我还会看得上你,因为你坚持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信仰,这样才是真男儿。哪怕最后证明你的错了,那你也是一个坚持立场和信仰的真男儿。可是你如今你居然如此轻易的改变了立场,你让他人如何信任你?”

    “你今天能轻易改变立场,那你明天未必会有忠诚可言!一个连自己立场都不能忠诚,随便改变的人,那如何能够指望他对于君王或者主公的忠诚?立场是根基,是最基本的东西。可是你连立场都无法坚持,那你能够保证你是忠诚于君王和主公的吗?”

    时不凡这话说的可真的是诛心了,时不凡通过说明杜敬同不是能够坚持立场的人,由此证明他不是一个对君王忠诚的人,这样可真的是要命了。如果一个对君王不忠诚的人,那是不会被重用的,更不会被君王赏识的。是人才又如何,可是一个人才不忠诚,那不但不能够为你创造效益,反而会为你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力。所以忠诚是每一个君王选拔人才的最核心标准,如果不忠诚,那一切都是白搭。宁可要一个忠诚的庸人,也不要一个不忠诚的人才。

    可是时不凡通过证明杜敬同立场不坚定,由此说明杜敬同不是一个忠诚的人,这样好像颇有几分道理啊!周围那些勋贵公子们一个个也都点头,显然在这方面是赞同时不凡的说法的。一个连立场都可以轻易改变的人,由小见大,那说明它是一个可以轻易被改变的人。一个可以轻易被权势,被金钱所吸引,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轻易而举的改变立场的人,那他能否一直忠诚,这个非常可疑啊!

    虽然也许未必是真正的为了金钱权力,可是被人家说两句,也就立场不坚定了,这样的人能否信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轻易改变立场的人,这样在绝大部分人眼里也都不会是什么忠臣。今天你被自己轻易说服改变了,可是换而言之明天也有可能被别人轻而易举的说服,然后再次改变立场。虽然未必是被金钱权力女色所诱惑,可是却绝对不是一个稳定的人。这种不稳定的人,绝对不是什么忠诚的人。

    杜敬同真的是恼火无比,这个时不凡这个时候居然趁机进攻,趁他这个时候窘迫时候趁机反击,这样他不但要面对韦贵妃的压力,还要面对时不凡在后面进攻,他是两面不是人了!

    “嘿,趁他病要他命,这么好的进攻机会,我当然不会放过了!真的以为雄辩就是必须要光明正大,雄辩的时候用一些小手段,也是正常的。至少你在这时候,不但要防着韦贵妃,还要防着我,那你可真的是前后夹击,里外不是人了。看我今天不让你丢人丢大了,那我也就不姓时!”时不凡想。

    时不凡接着不肯放过这个杜敬同,只是说:“看来,杜兄的这个立场不坚定的毛病,是令尊所遗传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哈哈哈哈”

    大家都难免开始肆无忌惮的大笑,时不凡这话实在讽刺杜淹做人立场不坚定,所以让他儿子立场也都不坚定了。这个是真正的将军了,杜敬同,作为儿子无法反驳自己父亲。

    杜淹这个家伙绝对是一个节操全毁,立场全无的政治投机客。当年年轻时候,他听说隋文帝杨坚喜欢用隐士,结果他有样学样去太白山做一个“隐士”,特意的当一个“隐士”沽名钓誉想要吸引隋文帝杨坚的重视,然后给一个好的官职。结果悲剧了,隋文帝杨坚也不是蠢货,把他流放到了远处。

    接下来他好不容易在隋炀帝时期当官了,甚至当官当到了御史中丞。可是更是悲剧了,这个时候天下大乱,王世充造反。他当了王世充的吏部尚书,后来更是趁机给王世充进谗,杀死了杜如晦的大哥。这才让杜如晦恨死了这个叔父,他们之间关系几乎是和仇人差不多了。虽然没有趁机杀死杜淹报仇,可是要说关系好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时不凡和杜淹发生冲突,杜如晦哪怕和时不凡不熟悉,可是绝对会站在时不凡这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