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靠天不如靠己-《文科大唐》


    第(2/3)页

    时不凡拿着这些协议再次来到了乡下,准备让百姓进行签署之时,却看到了有人却在跪拜龙王。

    “你们拜龙王干什么?”时不凡问道。

    马上有人主动说:“时县丞,我们拜祭龙王,是祈求龙王明年给我们一个好收成。我们农家能不能获得好收成,那也就要看龙王是否保佑了。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不会干旱或者涝。如果龙王生气,那也就是要不滴雨,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可是如若龙王发怒,那可是要洪水滔天,同样是淹没田地,最后颗粒无收。我们全部都是要靠着龙王爷保佑,为何不拜祭龙王,祈求龙王保佑呢!”

    “龙王?哼!”时不凡心里面对于这个“龙王”哼了一下。

    时不凡虽然思想偏向于唯心主义,可是也不会因此特别排斥唯物。更何况他信奉的唯心主义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并不包含有神论。有神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论点,何况客观唯心主义也都未必承认那个影响人类的东西是“神”,只是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并非一定是“神”,所以时不凡绝对不会信这种什么龙王的。

    不过,时不凡当然也不会直接讽刺这个龙王,因为龙王这种封建迷信有助于封建统治,这个是封建时期支持的,他不会直接反对。

    “你们靠着龙王保佑吃饭,靠着风调雨顺。可是,我们万年县,旁边就是有一条渭河,天气旱灾了,为什么不能够去弄一些水来进行浇灌,非要祈求龙王原谅?还有,天气涝灾了,为什么不能够修建排水沟去把多余的水给排到渭河里面?”时不凡问道。

    “这个”

    显然,大家都被时不凡这话给弄蒙了。他们认为龙王生气,那是不能够直接躲避的,应该主动承受,然后祈求龙王的原谅。时不凡这个建议,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长安旁边也就是有一条渭河,就是史书里面的渭水。这条渭河就在流通了万年县和长安。只要愿意兴修水利,只要能够兴修水利,那完全可以在旱灾的时候引入渭河的水来灌溉。如果涝灾的时候也多可以通过水利系统把多余的水排入渭河里面。这么好的位置,居然没有人想要利用,真的是一朵奇葩。

    “时县丞,我们一户人家,怎么可能承受得了兴修水利的花费呢?”“是啊!时县丞,一户人家怎么可能承受得起这个兴修水利的花费?”“哪怕修好了,也都不可能给大家用啊!”“那些上游的,可以把水渠都给截断了,这样那些下游的也都无法使用。”“所以,我们一户人无法花费修水利,哪怕修了水利难道白白让别人使用不成?”

    “所以,所以你们就这么靠天吃饭吗?”时不凡问道。

    “不靠天吃饭,靠什么?”有人问。

    时不凡对于这个小农经济模式真的是无可奈何,小农经济最后必然是要崩溃的。小农经济虽然看起来稳定,可是却无法长久。小农经济缺点也都很多,甚至生产力越高时候越是致命。不利于大规模农机使用也就是一个,还有单户农民不愿意使用新的农业技术。这种还是带来了小农思想,不愿意太多的进步,小富即安。

    后世农业研究出来了新种子,可是在农村却不愿意使用。也许一个新种子提升产量不过是百分之十,可是农民为了“保险”而不愿意使用,不愿意冒险,宁可维持原样保证收成,这样等于是遏制了科技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