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白话文之争-《文科大唐》
第(3/3)页
看到了褚遂良快要撑不住了,作为山东士族代言人的房玄龄也都不得不出来帮忙一下。
“皇上,既然这样,民间不如允许采用这个白话文。可是凡是在朝廷科举和公文,都必须要采用古文,你看如何?”房玄龄说道。
“对,皇上,必须要在朝廷科举和公文都必须要用古文,不如成何体统?”“是啊!公文和科举都必须要采用古文,这样才是合理!”……
那些士族官员看到了既然在白话文这方面失守已经成了必然,他们也都打算采用了别的手段,那也就是在科举考试时候必需要用古文,这样才算是合理的。在他们眼里面,只要科举考试采用古文,那这样百姓还是最终会使用古文的。这个也就是一个引导方向,就好比当年汉武帝为什么能够独尊儒术?并非是儒学多么的有号召力,而是因为他把儒学和当官结合了,如果不学习儒学也就无法当官,这样才造成了他们天下人也都学习儒学了,不去学习别的东西。
就好比后世应试教育,考试考什么也就学习什么。这样其实是一个引导,由政府引导,这样他们文化肯定会长歪了。
“皇上,既然如此,那可以在科举的时候,采用古文。”时不凡说道。
时不凡知道这种事情不适合逼迫太深,万一真的逼迫那些士族炸毛了,那他们也许会马上拼了命的反对,这样对于自己也都没有好处。政治也就是妥协的艺术,不会妥协也就不会竞争。至于这个他们想要利用科举和所谓的当官采用古文,就可以让百姓去学习古文,这样真的是很傻很天真。
“哼,你们可真的是很傻很天真啊!你们以为朝廷考古文,你们阻止白话文崛起吗?哼,这个世界上,读书不全是为了当官。在你们这帮士族眼里面,读书是为了当官。可是对于真正普通百姓,读书并不全是为了当官。所以他们能够尽快学习文化,那自然是愿意的,愿意接受白话文的。你们以为你们考试科举,也就能够逼迫百姓去学习古文,增加难度了吗?那可不会,科举只是依附于文化的一种附属品,如果文化知识都没有了,科举如何能实现?可惜啊,你们层次太高,反而不利于看到真正的核心基础东西了。”时不凡想。
科举只不过是文化的一种副产品,虽然固然看起来科举是选拔人才的方法,而官职也是文化的副产品。也许这个通过考古文和在官府使用古文,这样能逼迫百姓去学习古文。可是这种脱离群众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曲高和寡这个是要命的,古文这种东西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会愿意去用?
一旦全体百姓都学会了白话文,他们不但不会继续支持古文,反而会倒逼古文去改变。也许上层一定横渡影响到下层,可是一旦基础变动了,一旦基础变了,那上层必然会跟着变。这帮士族一直都是处于社会上层,对于社会底层缺乏认知。在他们眼里面上层对于下层基础是有着绝对的影响力的,可是却无法意识到经济基础和各种文化基础对于上层的影响。
所以,他们一旦开了一个口子,那也就是势不可挡的。他们以为抓住了科举和政府这个国家机器也就可以把持了,可是他们这种想法明显太无知了,他们根本不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重要性。时不凡从基础改变,这样到时候当他们发现时候,已经是无法挽回了。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