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玩残突厥-《文科大唐》
第(2/3)页
“突厥,完了!”唐俭心里想道。
至于时不凡,心里也都在想:“突厥,今后彻底解体了。”
这种方法,其实通过利用突厥自己内部国体濒临分裂的情况,时不凡利用这个贸易方式在他们本来也就已经濒临分裂的国体上面狠狠的砸了一锤子,这样他们一旦获得了这个交易的权力,那各部落一定会拼命的交易,和大唐换取更多的物资,养活更多人口。甚至去吸引别的部落投靠依附,吞并别的部落。这样突厥彻底完了,突厥肯定会陷入内斗当中,无法自拔了。
时不凡知道,看待突厥,不能够把他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突厥其实是有一个个“国家”组成的,顶多是一个“邦联”而已。这种邦联是非常不稳定的,一旦有了什么风吹草动或者一些利益分赃不均,解体成为必然。收拾这种邦联,真的不用太简单了。而古代的突厥,时不凡随便用一些手段都可以收拾他们,这种邦联制度之下,时不凡随便用一些被后世政治家玩烂了的手段都可以让他们自己内部分赃不均打起来。这种“邦联”比起“联邦”差远了,所以后世几乎没有国家是采用邦联形式的,只有少部分国际组织才会如此,可是这些组织的权威性,也都是几乎为零,比如说联合国和一些独联体,影响力几乎为零,最后还是“功夫在戏外”,全看各大国博弈而已。
把这个突厥玩死,真的不用太简单了。所以对付突厥,时不凡一直认为应该是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原先历史上大唐也是如此,表面上看李靖带兵灭亡,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李靖出兵之前,大唐的官员做了多少准备工作。在政治上的做准备,这才让突厥变得好像犹如纸糊一样,被李靖推倒了。李靖只是一个把一个纸糊的突厥推倒的人,可是真正的把突厥变成纸糊的,却是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甚至很多大唐高级政治家在背后支持。
时不凡不否认李靖的军队指挥能力,可是任何战争都是政治的延续,有时候政治手段比起军事手段更有用,军事手段是最后的手段,也许只是作为压死骆驼到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时不凡有信心,自己做得比原先历史上的房杜他们更好,因为他更知道突厥的弱点,更知道如何对付这种松散的“邦联”。所以时不凡用一个小小的贸易权力,这样都让他们内部自己开始分裂了。
“可是,我们突厥用什么东西来进行交易你们这个茶叶?”有突厥贵族问道。
时不凡说:“你们可以用战马来交易,我们愿意用茶叶来换取你们的战马,你们看如何?”
“战马?”
听到了“战马”二字,这些突厥人不得不皱眉。因为这个战马可是突厥人的命根子,也是突厥面对中原农耕文明的最大优势。一旦中原农耕文明有了足够的战马,那这样突厥人可是要面临失去最大的赖以生存的骑兵优势了。所以突厥人不傻,自然知道这一点,他们也都非常犹豫了。是否要用这个战马换取茶叶,这个是否值得,这个值得思考。
“我同意,不过我们不可能拿出太多的战马换取茶叶,我们想要用别的东西来换取茶叶!”有突厥贵族说。
时不凡并不感觉奇怪,这些突厥人如果不知道战马的重要,他们也都不会坐稳这个位置。突厥人虽然愿意拿出一部分战马换取茶叶,可是并不会绝对全部依靠战马。如果大唐的战马多了,那意味着是资敌啊!
“可是,你们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大唐需要的?”时不凡反问。
“这个……”
突厥草原上,好像还真的是没有什么东西是大唐所需要的。自古以来中原北伐游牧民族,一直都是得不偿失。因为占领了土地,可是却没有足够的利益那上面的草原,中原农耕民族其实也都是属于无法利用,无法开垦,反而繁重的后勤压力却让国内民生凋敝。甚至汉武帝时候,为了北伐匈奴,居然造成了天下户口减半的惨剧。这个也是为什么中原王朝很少有人愿意主动进攻的缘故,实在是没有利益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