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突厥的目的-《文科大唐》


    第(2/3)页

    李世民从一些盒子里面拿出来了一些资料,然后时不凡看了看这些情况。然后发现了一个意思的现象,这些突厥人内部这几年以来的变迁,恐怕颇有意思。而时不凡很快也都大概推测出来了颉利的想法。

    “皇上,我估计这次颉利出兵我们大唐,并非是为了攻打我大唐或者是抢掠,而是为了缓和他们内部矛盾!”时不凡说道。

    “哦?缓和内部矛盾?”李世民反问。

    时不凡其实一直也都是在分析这个突厥,历史上突厥出兵唐朝,看起来气势汹汹,可是事实上只要稍微懂得一些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突厥人攻克长安几乎不可能。别看突厥人气势汹汹接近二十万铁骑,可是骑兵用来攻城,还不如步兵呢!只要李世民选择守城,不要随便出城作战,那其实突厥人对于长安也就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李世民是傻子吗?不是!李世民手下那么多久经沙场的将领也不是傻子,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骑兵攻城是没有用的。突厥人远道而来,只要选择坚壁清野,那突厥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补给,自然会自己退却。

    相反,突厥的颉利肯定也是知道的。作为游牧民族的可汗,中原和游牧民族的争斗已经延续了几乎上千年,从当年先秦时期中原和游牧民族自然也多是相爱相杀。双方对于对方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互相非常清楚。颉利不可能傻乎乎的派出骑兵去攻城,游牧民族不擅长于攻城,那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哪怕后来强大的蒙古人,也都是依靠了回回炮等等攻城器械,再加上一大群汉奸才能够征服中原的,并非是蒙古骑兵来打中原。

    颉利不可能不知道突厥人不擅长攻城,可是他还是来了,其实这个不过是一个无用功而已。可是颉利能够坐稳可汗位置,那自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子,反而绝对是明白这个的。可是他还是毅然而然都这么选择来做这个无用功,那这样他内在原因可就有的研究了。作为政治人物,他么你不会做无用功的,每一个事情都是有用的,都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地,区别也就是在于外人是否能够发现真正的目的。

    “皇上,我认为促成这次突厥进攻大唐的,无非是几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也就是颉利可汗的可敦,是当年隋朝的公主。自从隋朝萧皇后带着所谓的隋朝的皇帝到了突厥,突厥人把他们安排到了定襄,嗯也就是臣的封地。他们在那里建立了所谓隋朝流亡朝廷,不过却没有什么用。颉利的可敦虽然是汉人的和亲公主,可是她毕竟是伺候过了好几个可汗的可敦,在突厥潜在影响力几乎不亚于颉利。而那个可敦义成公主一直希望能突厥出兵恢复隋朝,这个也是颉利所受到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应付交差,出兵大唐。”

    “当然,这个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且是次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恐怕是突厥内部不稳。我在这些消息里面看到了一个名字,叫做赵德言。这个赵德言在我中原大乱的时候,投靠到了突厥那里。而颉利非常宠信他,而这个赵德言倒也是把自己当做了诸葛亮,然后为突厥颉利鞠躬尽瘁了。赵德言不顾突厥的生活风俗和历史习惯,生搬硬套的把我们中原的制度和各种管理方式想要在突厥那里进行。突厥人本来是部落群体,他们的可汗其实更多是一个盟主,实际权力无法和中原的皇帝相比。可是这个赵德言生搬硬套,在那里瞎几把高搞,弄得突厥人对于颉利可以说是怨声载道。虽然没有起来反叛,可是那也是已经是离心离德了。”

    接着,时不凡问:“皇上,我斗胆请问,如果内部离心离德,不过还没有到叛乱的情况下,那如何能够让他们团结起来?”

    “这个……”李世民开始思考,如果内部离心离德,在还没有爆发叛乱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够让他们变得团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