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开学第一课——吃(上)-《文科大唐》


    第(2/3)页

    “我再用一句商人的名言来解释,那也就是需求决定市场。因为你们需要吃肉,这才让他们去为了利益来杀死禽兽。而人类需求的是食物,所以才有了粮食蔬菜肉类的市场。因为人类需要穿衣,所以才有了各种衣物和各种制造衣服材料的市场。达官贵人要吃好用好的,那自然有了奢侈品的市场。而只要有需求,那根本无法遏制这个市场。而你们如果以后成为执掌一方的官员之后,你们可以考虑不要尝试通过命令的手段禁止某些行为。因为需求就有市场,你们不如利用看不见的手来干涉。”

    “当年刘汉末年乱世,那个非常重视武夫的时代。很多军人正事不做,却去捕一种鹰来赚钱。而孙权不敢亲自去下令禁止,因为他害怕那些将士们有怨言。所以后来张昭提出了一个办法,那也就是公开的进行捕鹰,不过却反而在捕鹰方面抽了重税。一旦税收高了,那些鹰的价值也都越高。可是因为公开的捕鹰,反而加入的越来越多,最后税收高,造成了价格高,一般人买不起,而玩鹰也不是人类必须要的事情,所以鹰的市场也都逐步消失。无利可图了,那大家自然不做了。所以你们与其认为去一道命令就能禁止,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有利益那自然有人会做。那不如尝试一下利用这种市场供需关系来进行调解,这样不但可以和官府的冲突,并且还可以更有效的调解。毕竟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做。”

    听到了这里,那些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也都摸了摸脑袋,好像是若有所思。而他们不知道,刚才那个捕鹰故事,并非是孙权和章找到故事,是后来五代十国南唐开国皇帝的故事,不过这个被时不凡移花接木到了孙权和张昭身上。那些年龄大一些的小孩子,肯定要准备将来从政,而他们家庭里面多少有一些从政的经验传承,不过却不成体系,完全靠着口耳相传。而时不凡利用经济学的知识告诉了他们一些道理,让他们可以利用市场供需关系来进行调理,而不是尝试使用命令的形式来禁止。

    不过,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却不干了,说:“时校书郎,你所说的我不敢苟同。当年陈蕃曾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何能拘泥于这种做饭的小事呢?”

    “你们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是你们现在是成大事者吗?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的理解并非和你一样。我的理解是,已经成大事者,才能够有资格不拘小节。陈蕃是什么人,他是刘汉时期的太傅,而我大唐太傅是一品官,并且刘汉时期的太傅权力远比我大唐的要大,几乎是能够总揽朝政的官员。你们只是看到了陈蕃一路上走来成了大事业,成了太傅,所以把他当年的话都给记了下来。而丹书青史,只是记载那些有名有权有势的人,可是很多人却忽略了,那些人成大事之前,是淘汰了多少人才走到这一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你们知道要死亡多少个士兵,才能够铸就一个名将吗?”

    “所以,我问你们,你们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未来成就不亚于陈蕃?”

    大家再次沉默,这种事情能保证的吗?别看他们是官二代,可是并不意味着他们都能够当宰相,都能够成为一品官。宰相的位置也就那么几个,可能让在场数十个男生也都成为宰相?天下士族和官员远不只是在场这些,甚至还有千千万万人都来竞争,哪怕他们是官二代,也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够成为宰相啊!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那是因为他们是成大事者,所以他们一寸光阴一寸金,他们对于国家朝廷和百姓的贡献比起一般人要大很多。每一个人的能力和它的影响力都有自己的价值,而陈蕃作为一个总揽朝廷政务的太傅,他自然要节约时间,更好的为朝廷百姓做事,因为他的每一刻时间,价值都是影响到了天下百姓和朝廷的前途,价值无可估量。而一个厨师,只能够影响到极少部分人的肚子,所以牺牲一个厨师的时间来换取陈蕃能够节约这个时间来为朝廷百姓做事,这个是有价值的。”

    “可是你们目前既没有官职,也都没有财富,你们可曾为百姓朝廷做过一件事情?你们自以为你们的时间的价值有多么值钱吗?所以,你们没有任何贡献,你们的时间对于百姓和朝廷没有任何的价值,所以你们没有资格‘不拘小节’,因为你们并没有真正成为成大事者,明白了吗?”

    那些学生在此被时不凡反驳了,无话可说。时不凡对于所谓强调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其实也都非常不屑。那些一口一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人,最后有几个“成大事”了。连自己的身份定位都没有确定,就妄图把自己定位为那个成大事者了,而提前享受那个“成大事者”的身份待遇,这种最后只能够是一无所得。人生定位出错,那最后一定是一无所得的。一个县官就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县官,最多也就是尝试定位为一个州刺史,千万不要试图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宰相。当然,如果你曾经是宰相,只是因为一时被贬低了,那你可以不理会。可是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县官,你肯定要正确定位自己,不要高估了自己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能力很高,他们的时间非常的“有价值”。这个世界上也就是这样,身份不同的人的时间生命其实是有价值区分的。这个世界上只有有足够地位的人才有资格“不拘小节”,因为他可以利用别人的时间来换取自己时间的价值,而这个价值用来为国家百姓做事,那更是能够产生更重要的好处。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话,就以为自己也都能够成大事,最后提前的“不拘小节”,那最后死得最惨一定是他。在其位谋其政,不要轻易把自己定位为不合适的身份,更不要高估自己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就好比很多那些古代的秀才,他们自以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结果最后连做饭都不愿意,提前享受所谓的“成大事者”的待遇,那这样身份定位出错,那他最后反而不能够成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