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分组-《文科大唐》
第(2/3)页
“时校书郎,为什么把我们安排到一起?李崇义是王兄的儿子,是我们的侄儿,为什么如此不分辈分的把他安排到了我们这里?”李孝慈问道。
可是那个李崇义听了这话,也都非常不满,回答:“我的父王是真正的为我大唐一刀一枪的打出来的战功,对我大唐开国有重要贡献,为什么不能够一起?而且我是父亲的嫡长子,而你们不过是庶子,为什么要把我安排到和你们一起?”
“你是嫡子,我们还是直接获得皇上册封为郡王,你没有爵位,凭什么和我们一起坐在这里。”李孝友也都不甘示弱的回答。
时不凡心里面犹如一万只草泥马路过,居然一个个都在这里拼爹,让时不凡好不郁闷。不过,时不凡对于这些小孩子,难道收拾起来还不容易?虽然时不凡不赞成体罚,可是却吓唬一下还是可以的。尤其是这些自以为自己出身不凡的家伙,不让他们知道一下厉害,那可是麻烦了。
“好了,肃静肃静!我不管你们的亲爹谁,我也不敢你们是谁的儿子,身上有什么爵位。什么嫡子庶子,什么别的我都不在意。我只要知道,你们既然来到了修文馆,那你们也就是我的学生,明白了吗?既然是我的学生,就要听我的话。我会对你们一视同仁,不会顾及你们身份还有你们亲爹是谁。不管是什么就郡王,不管有无爵位,不管公主郡主县主,我都是一视同仁的。如果谁敢在我这里捣乱,那我可是有权力进行惩戒的。要知道,按照修文馆可是得到了皇上授权,可以对你们进行惩戒,希望你们能够明白。而惩戒大权,也就掌握在我的手里。所以我的安排,希望你们不要不当回事,明白了吗?至于你们说你们是什么王爵,是什么谁的嫡子庶子的,可是你们父王不在这里,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你们应该明白!”时不凡说道。
听了时不凡这话,那几个年龄大的孩子也都算是安稳下来了。因为他们年龄也都有十一二岁了,在古代算是成熟了不少,他们显然明白不少事情了。所以他们听到了时不凡这话,也都不由得一阵被惊吓了,时不凡好像并不怕他们。而这也让他们自以为最大的依仗就这么没有了,让他们毫不郁闷。而且时不凡告诉了他们,如果他们不听话,那时不凡可是有权利惩戒他们的,这也让他们马上露出了个“好怕怕”的神态,显然害怕了。
“果然还是一个并没有完全成熟的小孩子,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也许明白自己的皇族身份,可是却并没有能真这意味着自己的爵位和皇族身份意味着什么。”时不凡想到。
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也许有些粗浅的明白了自己皇族身份的重要,可是却并没有能够彻底的认清楚自己的皇族身份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就好比后世某个十一二岁的官二代,也许他们知道自己官二代的身份能够带来好处,可是具体能带来多大好处,他们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也许如果再大一些,他们会明白自己官二代身份能够让他们获得更优先的就业的权利,有更容易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权利,更有很多间接的社会资源给自己事业发展有很多好处。
可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虽然知道自己身份有一些好处,可是具体有多大好处他们显然没有办法做出太多的量化。所以时不凡只要做出一副不在乎他们身份威胁的样子,那最后他们肯定摸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到底有多大威力。再加上时不凡一副可以随时惩戒他们的样子,他们当然要选择屈服。
时不凡也都曾经去看过一些小学的讲课,他看到过有些高年级小学和初中时期的那些学生,也不乏一些家里面当官的孩子。很多老师认为这些人难管理,因为那些老师害怕管得严到时候那些当官的家长会给他穿小鞋,而也害怕他们去跟他们家长告状。可是事实上根据调查发现,这些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并不能够完全认识到自己当官的父母有多大的影响力,他们没有办法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量化。
所以说其实只要你严格管理,他们也都会选择服从管理。可是有些老师却因此害怕了,害怕他们当官的亲戚,这样反而会助长他所谓的特权意识。在那些小孩子心里面,如果教导自己当老师害怕了自己父母的身份,他也都可以会做出一个“比较”,这样他明显的会知道自己当老师也都害怕自己的身份,这样会助长他们的特权意识还有很多的高傲的情绪。
其实这个时候只要严格管理,他们最后还是会被迫选择屈服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父母的所谓特权能够带来多大好处,无法有准确的量化。时不凡也就是马上把他们这种想法压下去,避免他们给自己教学添麻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