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立马太白第一峰-《文科大唐》
第(2/3)页
接着,那个人马上创作出来了一首诗,然后这首诗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在抨击隋朝的苛政,然后三征高句丽给百姓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困苦,最后还不忘记使劲大骂隋炀帝杨广,好像隋炀帝杨广是一个一文不值的暴君。而这样其实也就是非常传统的提法,是为了贬低前朝,贬低前一个朝代,然后为新的朝代树立所谓的合法性,这样让他们夺取皇位有了所谓的民心基础。
故意贬低前一个朝代为自己建立合法性,这样也都是一个历史上常用的手段,不稀奇。这种情况哪怕再过一千多年,也都是一个样子。所以这个家伙是想要通过贬低前一个隋朝,然后为唐朝提高了所谓的合法性了。
“王妃,我做的这首诗如何?”那个青年学子问道。
长孙王妃看到了旁边已经有人负责记录了下来,然后说:“呵呵,到时候,自然会有人进行评判的。如果通过三天内之内会通知您。如果没有通过,那实在抱歉。不过,我们也都会有一份礼品送上!”
接下来,大家也都开始创作了诗句了,绝大部分都是以抨击隋朝三征高句丽,给百姓带来了很多苦难,然后大骂隋炀帝是昏君的。他们这些人下意识的以为是要通过贬低隋朝的隋炀帝,然后为大唐建立所谓的威望。所以他们在这方面,显然是不遗余力的。不过长孙皇后笑了笑,显然没有当回事。
“这个绝对是不普通的内容,这个绝对不是为了贬低隋炀帝才出这个题目的,这里面绝对有深意!这些家伙应该都没有回答到重点,如果题目就这么简单,那这个学士的位置也都太不值钱了吧?”时不凡心里面想道。
时不凡不认为李世民他们会出这么一个题目只是为了通过贬低隋朝,然后为自己大唐建立合法性。如果是这种表面文章,那很多人都可以做,用不着这些年轻人来凑热闹。而且李世民会为了这么一个无聊的事情,花费一个五品官的待遇的身份给这个人吗?如果专门为了一个马匹文章就给了一个人如潮高待遇,那有什么意思?如果是只是为了马匹文章,就胡乱给了这么高的待遇,那这样绝对不是正常一个明君该有的做法。所以,时不凡认为这个里面绝对有深意。
“高句丽,李世民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高句丽的?嗯,好像李世民在贞观十八年的时候也都征讨过高句丽,不过却失败了。后来唐高宗李治的时候,才真正都把高句丽给灭亡。难道,李世民的意思是这个……”时不凡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尤其是结合未来李世民的行为,很可能是这个可能啊!
而接下来,有的人作诗,主要是说因为三征高句丽,而造成的百姓疾苦。不过他没有牵扯到政治,没有对着隋炀帝开喷,而是单纯的怜悯百姓。而很快,绝大部分人也都做好了诗句,这样等候最后两个人了。
最后两个人,也就是时不凡和那个张符,他们还没有出来作诗了。
“时大公子,我想你最近才学可是突飞猛进啊!请问你是否有绝句出现,可否让我洗耳恭听?”张符问道。
时不凡微笑的回答:“张符公子,你是秦王的外甥,算是这里当半个主人,我哪好意思抢您的机会啊!所以,请您先作诗好了,这样我在后面。”
张符也都主动说:“姨娘,我有一首诗,是给秦王的劝谏!”
接下来,张符终于开始念了自己的那首诗,而这首诗居然还挺长的,颇有些像是叙事诗。然后从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开始,给百姓带来了苦难,然后一步步的描述了苦难。然后到了后来,他改变成为了劝谏大唐历代皇帝,也都不要再次征讨高句丽,他们认为高句丽那里土地贫瘠,没有什么资源,征讨是没有什么价值,反而会吃亏的。所以劝谏大唐,永远不要试图征讨高句丽,堂堂泱泱大国,和一个小国过不去是没有意思的。
“姨娘,这首是我对我大唐的劝谏,希望我大唐能够吸取前隋的教训,不要试图再次征讨高句丽。高句丽不过是一个贫瘠之国,没有什么好征讨的。而我中原大唐地大物博,远比一个高句丽更重要。”张符说道。
长孙王妃听了之后,也都主动回答:“这首诗不错,篇幅不短,并且情节感人,能够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创作出如此诗文,那也不错了。并且是劝谏君王的诗句,而能够把自己的劝谏融入诗句里面,那也算是不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