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还看人间月皎洁-《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第(2/3)页

      这才是修道者应有的态度,那就是不把神秘力量太过崇敬,而是抱着一种解剖的态度。

      其实李志常当真未必是城隍想的那样,不过他的确和这个世界其余修行人别有不同。

      别的修行者都是拿着功法按部就班的修炼,唯有李志常是一头雾水闯进这修行的天地。

      没有对祖宗道诀的敬畏,只是对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分析的很清楚,不强求,也不勉强。随性任意。

      李志常之所以走上三灾的道路,跟他这种态度,便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这种求真求实。又能随时抽身而出,洒脱随意的修行态度,便是上古练气士对修行的质朴理解。

      这方天地现在的修士,更多的是接受了以往无数先辈的条条框框,成仙成菩萨成罗汉固然容易了许多,但真想成为金仙、大乘菩萨一流。就得打破过去固有的观念,让原来念头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一点对于一个有固有世界观的人,要做到粉碎自己的观念,将会无比的艰难。

      因为谎言说一千遍,连自己都相信了,就算极厉害的修行者,也不会想到这些。

      因此从某方面而言儒家的格物致知,相比佛道更加接近宇宙最真实的道理。

      这也是儒家看不起佛道两家的缘由,因为对方就算是长生的仙佛一流,但是一旦儒家到了诸子的那种层次,那么这种长生的力量,就会变得极为可笑。

      因为仙佛虽然长生,却未必能知道长生的缘由、根底、来龙去脉。

      而诸子却能无比洞悉。

      这也是成为诸子后,便能将影响力扩大无数诸天万界的缘由。

      因为他们将宇宙最真实的道理,用自己的话给描述了出来。

      本来就近乎无处不在的规则。

      即使道家金仙、佛家大乘菩萨,自成一片小天地,可是那小天地也逃不过他们立下的道理。

      城隍是真正的读书人,所以在他成为城隍之后,入了神道,一直在研究神道的奥秘,阴司的奥秘。

      别的城隍土地山神因为天庭地府的约束大大减弱后,各自玩忽职守,唯有他依旧兢兢业业。

      李志常自然不会管城隍如何去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