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佛家的武功到了至高境界便是无法无相,而道家亦有无相之说。 这琴声正如道家之无相,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琴声本来是没有的。但在和尚心里是有的,如此高明的琴声,便是以人心为弦弹奏出来的,和尚纵未见其人,也不得不佩服其能,此人的武功。纵还未领教,也定当渺渺茫茫,不可测度。 生平所见无非李志常、万归藏、谷神通方可与之坐而论道,和尚还差那么一大截,除非和尚的大金刚神力能到那空明圆觉的妙境,否则和这人琴音相比,他的禅音始终落于下乘。 琴音消失了。和尚也止住了禅唱,但他的心里没有半分放松。 因为那人要来了,这不是什么感觉,而是直接看到。 一乘小轿由两个长得一模一样、分别身穿黑衣和白衣的轿夫抬着,正朝着山上飞掠而来,这等轻功,几乎可谓乘虚御风,因为两个轿夫每一次起落。都相隔十丈之远。这等功夫,足以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了,但也只是两个轿夫而已。 小轿前面还有一个人,是一个中年人,背后露出一截刀柄,身形壮硕,右手的茧子十分厚实。双目之间,神光闪烁,好似天山星辰,可见此人内力之厚。 此人若在江湖上有名号。也一定是第一流的刀~客,而此刻只不过是一个随从。 来人架子之大,恐怕比东岛四尊之一的叶梵还要胜过不少。 清风呼啸,草木摇曳,万物萧萧之中,小轿停在鱼和尚五丈远处。 隔着如薄雾般的轿帘,鱼和尚隐约瞧见轿子里面是一个年轻的姑娘,轿帘分开,这位身穿鹅黄绸衫的姑娘缓缓走了出来,虽然面笼轻纱,也足以见得十分的标致,身形苗条,长发披散,如乌黑的瀑布一般,用一根银色丝带轻轻挽住。 纵使九天仙子,也未必有这个姑娘一般的出尘气质。 鱼和尚口宣一声佛号,郎声道:“不知这位姑娘找老僧有何事。” 那年轻姑娘,斜睨带刀的随从一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