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雨巷-《穿越红楼梦》
第(2/3)页
秦可卿眼圈微微泛红,小时候,她被秦业抱回抚养,之后秦业五十岁年纪得了一子,取名秦钟,虽然不是亲生父母,但她对秦可卿的养育之恩和教导之恩犹甚父母,秦业家教清明,否则也出不了秦可卿这个知书达理的女子。
贾宝玉默然不语,秦业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此事还真难以处理,对于秦可卿的两种极致评价,贾宝玉身在贾府,也听说过,首先是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曹雪芹笔下,秦可卿婆婆尤氏:“她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她……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合族人丁并家下诸人:“那长一辈的,想她素日孝顺;平辈的,想她平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她素日的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她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
然而负面的评价也是戳人肺腑,焦大:“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金荣的姑姑、贾璜的老婆璜大奶奶:“人都别要势利了,况且都做的是什么有脸的事。”
还有一点,秦可卿能够嫁入豪门,贾府的绝大多数人,至少上层的人不知道她是孤儿,只当她是秦业的亲生女儿,这样才能够“能当户对”。曹雪芹《红楼梦》中,原宝玉在太虚幻境和秦可卿“初试**情”,梦醒之后,喊了几声“可卿”,当时秦可卿就纳闷了,因为贾府并无人知她真名,此事,可证。
当然,现在贾宝玉穿越了,一切都随之改变了。
“秦大人,果然是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到了养生堂还这般,不忘民间疾苦啊!”贾宝玉开口道:“在下贾宝玉来访,怎么?大人难道想让我寄人篱下,就不请我进去,喝杯茶么?”
“哟!原来是贤弟!请,快请!”秦业惊了一下,他不知道贾宝玉的字,但知道贾宝玉是和他平辈的,他和贾政在一个部门工作,贾宝玉的名声现在更是响遍京都了,秦业哪有不知道的理,因此请他落座喝茶,也不理会养女秦可卿。
“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今天来,是来劝解秦大人和秦氏侄媳的矛盾关系。要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秦氏侄媳是我贾府的人,我为她说句话也是应该的,大人应该不会为这点而难为在下吧?”贾宝玉开门见山道,对付这种有真气骨的读书人,而且是老读书人,贾宝玉只能和他掉书袋了。
秦业不说话,默默喝了杯茶,他也听得明白,贾宝玉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几句话就把他自己摆到了秦可卿夫家人的身份,这样说表示了贾宝玉不是来管别人闲事的,而是解决“自己的家事”。秦业不由得高看了他几分,难怪外界传言贾宝玉威名震京都,原来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秦氏侄媳也许有一些不中听的传闻传出,让大人觉得有愧于秦家的家风,大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是我夸你,对你这样的清官好人,我是很佩服的,当然,也有些鄙视,鄙视你们的固执,一味只会拿儒家思想和宋明理学来以身作则,从而忽略了人性本身该有的感情。”
贾宝玉道:“第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人没有亲眼目睹秦氏侄媳的事情,怎可一口咬定她乱了伦常?第二,秦氏侄媳由你一手带大,受你严肃的家教成长,你怀疑她,就是怀疑你自己,也就是怀疑孔孟之道的失败,你敢否认吗?第三,大人,老话说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