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上谷乌丸白山城-《三国之称孤道寡》
第(2/3)页
一间黑漆漆的草胚房之内,发出一声叹息,一个健壮彪悍之人,从木板床上翻身起来,走到门口,望向城门之处,沉吟良久,又是一声叹息!
此人姓秦名刚,乃是幽州上谷郡的一名猎人,自幼力大无比,十二岁便能开的两石弓。
虽未拜得名师,却通过模仿豺狼虎豹搏斗,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本领。
三年前,上谷乌桓首领那楼,率人入寇上谷郡内地,掠走他刚刚过门的妻子,并杀害了他的父母、
秦汉时期,《春秋公羊传》的大复仇学说,盛行于世,凡忠义之士皆知;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汉代大儒董仲舒,便专治《春秋公羊传》。
公羊传的成书时期在汉初,《公羊传》有曰: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
《小戴礼记》中提出;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孔子说过: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这个时期,报杀父弑兄之仇,乃是义战,莫说是胡虏,即便是汉人,是官员,报仇之后,不仅不被社会诟病,反而会被众人赞扬。
不像当今社会,大家连个小偷也不敢打,一来,被小偷打伤便是活该,二来,出手稍重便是防卫过当!
有多少被见义勇为的好汉,被贼所伤之后,只能自己出钱治疗,有的甚至落下残疾!
又有多少见义勇为的好汉,因为出手过重,而被行政处罚,甚至还要负责犯罪分子的医药费!
他m的!扯远了,回到正题!
那楼的乌丸部落,又一次入寇上谷之时,秦刚混入被乌丸劫掠的人群中,来到了白山城,准备寻机行刺。
怎奈那楼甚是惜命,出入皆有数十勇士前呼后拥,秦刚一直未得机会,时间已经过去三年,仇人依旧逍遥,秦刚内心愤怒、焦虑。
听说汉朝的军队攻到了这里,此城墙高关险,攻之不易,我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呢?
于他同屋而居的年轻壮汉醒了过来,见他站到门口之处,唉声叹气,翻身起来,走到秦刚跟前,道:“秦大哥,你又想家了!”
秦刚对白山城的汉奴兄弟都颇为照顾,他身手不凡,外出劳作之时,总能猎得一些意外的吃食,单从不独享,这儿的年轻人也都很服他。
秦刚注视着铁牛,沉吟一番道:“铁牛兄弟,实不相瞒,我每夜难眠,并非因为想家!”
铁牛挠挠头道:“秦大哥若不想家,怎么总是发愁呢?”
秦刚目光凛凛的道:“为了报仇!我一直在寻找刺杀那楼的机会,可惜未曾遇到!”
铁牛惊道;“大哥你不要命了,即便你杀了大王,你也跑不掉呀!”
秦刚苦笑道:“兄弟!奴隶的日子,你还没有过够吗?”
铁牛低沉的道:“过的够够的!是呀,如此活着,真是生不如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