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庙会之争-《神界通缉犯》
第(2/3)页
这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多太多,资源的分配,势力的扩张,家族的似怨等等。
这次三山庙降生童对伏龙庙的公然叫板,立即引起了伏龙庙附近多个村落的不满,正打算进香的信众,不乏立即回家拿起锄头铁铲的人,大有要与三山庙抬轿信众械斗的架势。
却说那三山庙是清代于槎郁县青桐乡柏塘村建的庙,降生童被香客尊称为三山护国公,并不是槎郁县本地原本有人信奉的地方神仙。
他被尊称为三山护国公也是有一段故事的,但这段故事真实性显然很低。说的是清乾隆年间,皇帝下江南,行至广南,遭遇恶贼,便有三兄弟救驾,在不能力敌之际,突然有三山神降三兄弟身显灵,让三人以一敌百,击退恶贼。
因为救驾有功,皇帝亲笔书写牌匾“三山护国公”赠与三兄弟,同时村寨为三山神立庙,名为三山庙。不料不久之后,三山神托梦,提及恶贼众将上门寻仇,三山神一年只能降身显灵一次,这些恶贼上门恐村寨难保。
为此村寨举村西迁,一路西行到了今天的槎郁县,并成为了槎郁县客家的一支。这支客家人来到槎郁县后,最初没有立足之地,只能在半山腰处开垦梯田,生活十分艰难,之后建立三山庙,三山神果然如托梦所说,一年降身一次。
在这之后,三山庙开始了他们游神的庙会活动,并渐渐地取代了当地原有的其他信仰,这和游神之时三山神的降生童显示出的神异不无关联。
而这降生童最大的神异,便是在被三山神降身之时,刀枪不入,并且能通晓过去。在最初香客信众很少的时候,他能断言出每个前来上香的外族人的过去,分毫不差。而三山神选中的代言人,也就是一段时期内固定的降生童,会在出游那日被验明正身,以一个上面全是尖刺的铜球摔打这降生童,而降生童却会毫发无伤。
经过百年之后,三山神出游庙会,已经成为了青桐乡整个乡镇最大规模的庙会,而这支客家的村落,也迁移到了青桐乡最好的良田边。
三山神庙会,也变成了这个村落社会组织的基础,人们围绕着庙会的筹办、香火钱的使用、庙会的众畴、庙会影响的扩大组建不同的村落生活会议,在这过程中,话事权的分配完成,而各户的职责、地位,都变得明确。
但是要说影响力,三山庙会这点历史积淀,是万不能与伏龙庙会比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