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回 真相渐明朗-《妖谋》


    第(2/3)页

    秦英说道她进入翰林院,房玄龄就隐隐感觉出,她接下来要说关于什么的事情了。至于听到欧阳信本神志不清。房玄龄的眉心更是狠狠地一跳。潜意识觉得有些不妙。

    他说自己全无所知,秦英的眼眸没有波澜,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像要将他的魂魄看穿。才说出了她自己的推测。

    房玄龄对秦英有些诧怪。这是两年前的旧事了。秦英一个刚入宫两个多月的小儿,怎么会追查地事无巨细?

    他忽然想起,秦英最初入宫。乃是打着为太子殿下祈福的名号,这样看来,秦英应该是颇会医方之术的,难道……她已经将欧阳信本治好了吗?他升起了更为可怕的猜测。

    于是他故作镇静地出言试探了秦英。

    秦英道了一句,让房玄龄有些意外的话:“是。这个细节,对秦某而言很重要。”

    房玄龄从来都认为,结果是高于过程的。但听这个秦英说完,他有些怀疑自己的观念是否正确了。

    自己和高士廉联手,将他从朝堂中央送到了远离政权的翰林院。这样做是保住了欧阳信本的一条命,仿佛活着就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他没有去考虑过,这样苟且地偏安一隅,延续着毫无感知的生命,是不是欧阳信本的所求。

    房玄龄这样想着,枯瘦的手指再一次捏住了胡子。他整理了一下纷杂的心思,开口道:“武德九年,秦王殿下发动了事变,此举虽然逼迫了陛下退位,他自己则提前坐上了皇位。但是这至高无上的皇权,始终是落在太上皇手里的。两年前,陛下终于下决心独揽大权。

    “太上皇的心腹众多。陛下想要夺得旁落的皇权,就要先剪除太上皇的羽翼。”房玄龄眼眸的余光瞥见了秦英的震惊神色,顿了顿又说道,“——那时谏言就是某出的。”

    房玄龄很早就在李世民的帐下做幕僚了,他对陛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动不动就出谋划策,谏言上书。甚至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件,里面还有房玄龄的一份功劳。

    秦英勉强正了正颜色,道:“你当时知道,欧阳信本在清除羽翼之列吗?”她记得右庶子令狐德棻曾经说,房玄龄和欧阳信本的关系甚好。秦英不敢去想,房玄龄会为了自己的前程,不顾自己的友人。

    “欧阳信本当时出任中书舍人,每天与陛下形影不离的,他自然会被陛下逐出权势中心的。当时某想,若自己不上书,杜如晦便会先一步提出来。而他的作风一向激进,闹出来的风波只会更大。考虑了种种,某才做出上书的决定。”

    房玄龄的眸子越过了秦英,望向远处明明灭灭的灯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