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臭味相投者-《妖谋》


    第(2/3)页

    “最后一个缘由多半是正解了。”察觉到如七面上羞赧的神色,道宣师的左手食指敲了敲桌案,“思念并非是过错,你大大方方承认也不怎么丢人。佛家修心,实际上修的就是念头。你把思念的对象从秦英转化为佛祖,就精进了一步。”

    “小僧可没有像念佛般时刻念他。”如七低下头喃喃,然而话语间并不敢直视道宣师的灼然目光。

    道宣师闻言笑了,唇边的胡子一颤一颤的:“你与佛有缘,与秦英的缘分也是不浅。否则你如何会有机缘得知秦英正在宫中,又如何会有机缘得知陛下诏僧入宫。”

    如七楞了一下,渐渐想明白道宣师所讲,转瞬又生起了更大的疑惑:“僧人与其他人结下深缘没有关系吗。”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吾等把重点放在后句。佛发下普度众生的大愿,他将众生看得极重,这颗佛心不是多情是什么?僧人效法佛,立了普度众生的宏愿,为方便度化众生,僧人自然需要与人广结善缘。”道宣师抄写完方子,仔细端详片刻,确认无误后收在了案左的竹轴里,“不过你和秦英的缘分比较不同,还需慎而处之。”

    如七缓慢地点头,道宣师讲的道理太多太杂,自己一时消化不来,只是先殷勤地应着。

    ……

    苏桓带着秦英正走在回后院厢房的路上,忽然听身后传来一声接一声的响亮喷嚏声。他回过了眸,戏谑笑道:“你受风寒了?翰林院广植绿树郁郁葱葱,确然很凉快,但你的反应也太敏感了吧。”说着,伸出手就要去试探秦英额头上的温度。

    秦英捂着涕泗横流的鼻子,后退了一步,躲开了他的触碰,暗含哀怨的眼神直瞪他。

    “定是我听人议论李太史而不加以阻止,这才遭了受人议论的报应。”她用浓浓的鼻音闷声道。

    “莫要这样神神叨叨。”苏桓一向对宗教理论抱有怀疑态度,所以他听了秦英的话,只觉得是对方想太多了,伤寒就是伤寒,怎么能和其他的扯上关系呢?他停下脚步又道,“我的屋里还有包姜片,等会儿给你拿过来,你自己烧壶热水泡着喝了。”

    秦英感觉自己无法对他解释真的没有受凉,于是暗地里撇了撇嘴。

    她不喜欢生姜水泡出来的味道,呛鼻子不说,喝完以后还会被逼出一泡眼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