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投石问前路-《妖谋》


    第(2/3)页

    秦英的蓝布包袱在他的视野里渐渐地小了,最后凝聚成墨色的一点,才消失不见。

    如七的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

    方才吃过早斋,道宣师把如七叫到了没人的回廊一角。

    他说,秦英一会儿就下山了,她要到长安城中的玄都观暂住。

    他还说,秦英把带过来的熟人托付给贫僧了。

    “这个熟人”指的是如七。

    如七在曲江西南的无漏寺时,就听说过了道宣师的大名。只是他一直未能有机缘拜会这位大师。

    而秦英却为如七带来了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如七听罢再三感谢了道宣师,才急忙地追出山门去。

    道宣师捏着胡子笑,他看着如七又惊又喜又慌张的模样,心里则感叹道:...时刻不忘为别人做打算,秦英这孩子心性不错。将她放在道门里栽培,可惜了呢。

    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下了圭峰山,秦英展开了那张薄薄的舆图。

    图中被人用细细的毛笔标出了终南山的山峪,还有长安城的坊市。

    有的地方写不开这么多字了,便以简称代替,却也让看图的人一目了然。

    秦英看着看着,心里一热,最后将它收进了道袍的夹层里。

    她不想把它随手揣进袖子,因为害怕弄丢了。

    这不仅仅是一张舆图,还是别人对她满满当当的心意。

    她和如七从长安城走到终南山的龙田寺时,花费了四五日的功夫;这次秦英独自从龙田寺回长安城,采用的是日夜兼程的法子,整整省了两天时日。

    待到秦英走到长安城的宣化门,日头刚刚爬到头顶上。

    盘查的官兵拦下了身穿道袍的秦英:“度牒拿来。”

    她一面奉上度牒,一面微笑:“小道秦英,受道宣师的邀去龙田寺赴宴,而今又回长安城来了。”

    为首的那位官兵多打量了她几眼,不太敢相信地重复道:“你就是道士秦英?”

    “正主和坊间传言的一样,是个总角小儿呢。”另一个士兵啧啧奇道。

    秦英面上不露什么声色,依旧是低头做礼:“...那小道进去了。”

    “进去吧。”

    走在朱雀大街,准备到玄都观的秦英,因为身上有道宣师写的荐信,心里倒是踏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