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我知道是你(求打赏求爱护)-《桑田人家》


    第(1/3)页

    谢灵如此厌恶林家,谈起林家总是眼神复杂,倒引起端午的怀疑,“娘,您是不是过去,和林家有什么交集?”

    “这不关你的事。总之你记住娘的话,不然,你会痛苦一辈子的。”谢灵竟然说的这么严重,端午愣住了,“娘,您究竟有多少事情瞒着我呢?您究竟想要隐瞒多久呢?还有爹的事,我们的爹,究竟是谁?娘您为何就是不肯说呢?”

    “有的事,现在不应该告诉你,免得徒然增加你的痛苦,不过娘答应你,该告诉你的时候,娘一定会告诉你的。”

    “哪怕连爹爹的身份,也是不能说的?”

    “是的。”谢灵简直是守口如瓶。

    端午泄气了,她就知道,不管她怎么问,谢灵是不会吐露半个字的。

    次日,端午去村里的亭长司找谢运,村官就是在这里办公的。

    当然倪里正也是在这里办公。只是平时村里也没啥事,农官和里正就很自由,回家干自己的事,村民们都是熟的,若是有事会找到家里来的。

    “舅父。”端午叫了一声,谢运看到端午来了,很高兴,拉着端午的手说:“你来了可好了,你不知道,我这刚一上任,农事就出来问题。”

    “如今也过了农忙季节,也会出问题吗?”端午想,农官一般会遇上的事,无非是秋收时,谁多收了谁的谷子,谁的羊偷吃了谁家的青菜,等等,哪会有啥大问题。

    “真有问题,端午,你给要帮帮你舅父啊。”谢运看起来却很着急。

    “那说吧。”端午坐下来,谢运马上给她倒了一杯茶,好生伺候着。

    “这农官原来要算每家征收的农税。可是我怎么算都不对啊。”

    原来是征税的问题。

    谢运把账本摊开,给端午看,“闺女,你瞧瞧,你舅父虽不聪明,可这算盘也是会拿的,咱们大坟脚和马王村总共合起来有一百三十户人家,论田征税,则总共应该收两百石的大米和谷子,外加银子十两。可怎么如今库存只收了五十石的大米,银子只有一两呢?”

    端午一听脸上白,这相差这么多,谢运就算卖了身也赔不起啊。

    她马上从头到尾,再从尾到头地计算一遍,谢运计算的并无错漏,的确库里的存粮只有这么多了,再翻看本月的支出记录,却是除了修水渠的费用一概没有,就算是修水渠,也写得语焉不详,让人看不明白。

    “舅父,咱们的水渠是什么时候开始修理的?”端午把账本合上,问。

    谢运说:“这修水渠的事,从两年前就开始说了,当时是马大正提出来的,因为他当时是两个村的里正。大约在一年前,断断续续地有进行,可是修到现在,水渠还是没修好,更谈不上使用了。”

    “马大正?那马大正为何要提出修水渠呢?”

    “因为咱们村里每到夏天,洪水泛滥,有时会淹没整个庄稼。所以马大正提出这个建议,当时很得村里人的支持,可没想到,他修一条水渠修了这么久。”谢运摇摇头,见四下无人,低下声音说道:“你不知道,村里人都说了,马大正把知府大人拨下来修水渠的官银,都私吞掉了,根本就不是真的想修水渠。当时整个村的村民都在修水渠的协议书上签了字,马大正才拿到知府大人那里去,这个方案才落实下来的。马大正也才可以以此向知府大人要银子。”

    端午挤按了下太阳穴:“村里的里正,不是早就是倪里正了吗?怎么这修水渠,还和马大正有关系吗?”

    谢运摇摇头:“毕竟马大正在村里当了十来年的里正,倪里正刚上台,无非也是花架子一个,哪里有什么实权?再者,倪里正自己家里也忙,也没空管这些个事。”

    倪家也算是村里的大家族了,可是竟然在马大正面前没办法。

    “那么村里管银两的是谁?”端午眉毛一拧。

    “正是马大正的妹妹,马大嫂。闺名叫马韵。”谢运对村里这些个芝麻大小的事,还是清楚的。

    话说到这里,端午对整个事情已经了如指掌了。

    马大正自己提出修水渠这个方案,并拿这个方案来向知府要银两,表面上是用于修水渠,实际上不过是他贪赃枉法的幌子。

    他让自己的妹妹来管理村里的银两,做假账来应付,倪里正虽然已经上台,可县太爷那边,还是马大正说了算,倪里正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怪不得,倪里正是个有本事的人,可是他做里正以来,却毫无建树,这可不象他的性格。很多人都说倪里正还受马大正的摆布,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