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辽王之疑-《枭将》
第(2/3)页
“这便是王爷今天找我来的原因?”贺腾骁问道。
宋宇德点点头算是承认了,宋宇德说道:“本王在辽东呆的久了不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的白痴亲王。大赵现在是什么形式,本王心里也有数。”
贺腾骁当然知道宋宇德不是那种白痴的亲王,要是他是那种白痴的亲王恐怕在贞元十三年早已经把命丢在辽阳城了,哪里还会有今天?
“本王想听听你对大赵局势的判断,亦或是说大赵可还有出路。你直言无妨。”宋宇德很大方的说道。
宋宇德是清醒的,可是正是因为他的清醒他才悲剧。大赵的很多人,尤其是大赵的高层,到现在都还沉浸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无法醒来。殊不知在穆宗皇帝以后,天朝上国距离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越来越遥远。
中兴,这个普通的名词一度成为了穆宗皇帝之后所有大赵皇帝的共同目标。
贺腾骁似乎还是信不过宋宇德,向四周张望着。
“你这人怎么这样啊,父王这么信任你你却还是遮遮掩掩的!还将军呢,一副女儿家作态!”
这一回倒是一直站在宋宇德身后始终一言不的宋嫣开口娇斥了贺腾骁一句。
被宋嫣这么一声娇叱,贺腾骁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他的顾虑的确也是太多了。宋宇德今天好像真的是一副敞开胸怀的姿态。。
“难。”贺腾骁简简单单地说了一个字,现在大赵的形式确实很艰难,虽说贺腾骁没有沾染大赵的财政,但是勤王军已经入京师城这么多天了,封赏却迟迟还没有消息,这不得不说和反常。以往是打了胜仗以后朝廷很快就会做出封赏,以示朝廷的天恩。但是这一次朝廷似乎有故意拖延的嫌疑。
贺腾骁已经从朝廷的拖延中看出了一些苗头,朝廷不是不想封赏,很可能是朝廷在这个时候是拿不出钱来封赏了。几十万人的封赏,所需要的银子数量是巨大的。朝庭很可能是拿不出这笔银子了。
不然朝廷为何一拖再拖?朝廷在拖延很可能是为了想办法筹措银子来应付这一次的封赏。
财政奔溃才是大赵衰弱府根源所在!
从穆宗时期到现在的贞元皇帝,财政问题始终是一个令大赵低头头疼的问题!
财政问题很复杂,其中要牵扯到很多东西。一个王朝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其难度不言而喻。
只要财政问题解决了,所有其他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这么大的问题解决自然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只是以眼下的情况来看,大赵境内境外狼烟四起。大赵的敌人们会给大赵充裕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么?这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难”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像是一块冰冷的冰块一样嵌在了宋宇德的心上。虽说宋宇德早有准备,但是在知道了这个结果之后还是有一些那么的难以承受。
宋宇德的脸上布满了霜,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般有些焉了。
“说说看难在哪里。”宋宇德让贺腾骁继续说下去,他想知道的更仔细。
“王爷,老实说,皇上这次迟迟没有对勤王军进行封赏是不是因为国库已经空了。”贺腾骁直勾勾地盯着宋宇德的眼睛,似乎是要将宋宇德的内心看穿。
宋宇德很震惊,财政空虚这么隐晦的事情,朝中的很多大臣都未必知道,贺腾骁一个局外之人,竟然能够知道的这么清楚。
“国库存银已经不多,但是皇上正在想办法筹措。”宋宇德说道。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大赵之难,不在于其他,而是在于财政之难,大赵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财政问题。”贺腾骁说道。
“此话怎解?”宋宇德问贺腾骁道,宋宇德的素质不低,只是财政问题这个词对于他而言,似乎很难理解。这个似乎有些高深。
“做个简单的比喻王爷就能够明白了。”贺腾骁说道,“王爷目下大赵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无非是辽东的曼舒辽国,山西的骆腾达叛军,已经陕西的6天浩流民军,再算上东南地区的海寇和倭寇。这四个地方的问题想要解决需要什么?”
第(2/3)页